






史鹤幸 木一/文 杨阳/图
当年,鲁迅以“一壶花雕酒,一盘五香豆”让绍兴美名远播;今天,“绍东家”大厨,继续着“一盅酒、一碟菜”,用绍兴美食的刚与柔,演绎“赏美景,食美味,梦回烟雨江南”的万般风情。
上海汉口路309号,这里曾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影响最大的《申报》旧址,这座有着百余年人文历史印记的老建筑,转型成了古色古香的“绍东家”餐厅,粉墙黛瓦、雕花穹顶、油纸灯笼,令人仿佛回到了民国江南。而它的背后,是创始人Chris⁃tine鲜为人知的文化情怀。
“70后饭吧”:将餐饮做成文化 2010年,“70后饭吧”在绍兴成功开业,Christine很快意识到,“绍兴市场有限,如打造一个全国性的品牌,必须去一线城市和知名餐饮品牌竞争。”于是,她把目光投向了上海。
2011年,携带400万资金来到上海的Christine,心情却是悲壮的。“我们在进上海之前,已经调研了一年多。对于位置、环境、菜品,都做了很多分析。”可是,一个小城市来的品牌,没有一家商场愿意和“70后饭吧”合作。
Christine将目光投向常德路,在上海开了第一家“70后饭吧”。
Christine认为,餐饮的意义,除了味蕾的意义,还有中国文化和美食文化传承的意义。
在店堂装潢方面,“70后饭吧”突出时代特色。随处可见的老物件,如同小时候在家里看到的那样。餐厅氛围也随和,自己盛饭、自己倒茶,可以看书、喝茶、聊天。不同用餐区域的划分,为顾客营造了不一样的用餐体验,营造如“家”一般的放松、随意的用餐环境。
“70后饭吧”注重挖掘菜品背后的饮食文化。招牌菜“妈妈蛋蒸肉”完全秉持原汁原味绍兴妈妈的做法,不添加任何调味品,用绍兴当地百姓自制的酱油,肉自己剁,每一碗定量操作。椒麻鸡,这是一道传统的川菜,但让顾客觉得好吃胜过其他餐厅的要点在于食材——四川的花椒麻椒,嫩、鲜、美、麻、辣,被评为“上海名菜”。
两个月后,“70后饭吧”在大众点评网上海热门餐厅排行榜上跻身前十。很快,便有商场纷至沓来,邀请“70后饭吧”入驻。
在一个高物料、高人力、高房租、低消费的行业大环境下,“70后饭吧”如何继续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对于餐饮企业绝对是一项“文化活”。那就是在菜品上做到价格不贵、口味好、市场接纳度高。Christine的解决之道,就是将“新、特、优”做到极致——这就是“70后饭吧”迅速崛起的秘籍。
2015年,“70后饭吧”被新华社和商务部评为“中国餐饮最佳创意品牌”,2016年和2017年先后被中国饭店协会评选为“2016中国更具投资价值连锁餐饮品牌”“2016中国优秀连锁餐饮品牌”“2017中国连锁餐饮消费者喜爱品牌”“2016~2017上海年度人气中式正餐连锁品牌”,被中国商业地产评为“中国最具成长性创新品牌”,2018年又被评为“2018中国正餐集团50强”。
“绍东家”:用文化演绎美食
经过7年的历练和打磨,“70后饭吧”在上海滩已经拥有了强大的品牌口碑和顾客认知度,但Chris⁃tine没有停下脚步,而是踌躇满志地开始了她的多品牌营销战略,大力发展第二个文创品牌——“绍东家”。“绍东家”继续着“70后饭吧”的文化理念,Christine和设计团队反复研究,深度挖掘江南文化精髓,于空间整体中提取江南水乡之精华,以建筑、黛瓦白墙,黄酒酒缸,牌匾窗棂,木桌椅,蓝染布等经典元素,配以暖黄灯笼、绍兴黄酒等元素,再现民国绍兴生活场景,让餐厅呈现出时光流连回转从未间断的民国江南文化。每每走进“绍东家”,就感觉像进入古朴典雅、曲径通幽的绍兴大户人家的别院。
Christine说:“做好每道菜,幸福每个人。一个餐饮品牌,归根到底是要以产品来考量的,菜品是餐饮企业的灵魂,其他的都是锦上添花。我们希望美味而又有特色的菜品不仅能打动70后,更能影响80、90、00后。”
绍东家既传承了江南水乡菜肴的咸鲜底蕴,又在口味上做了创新与改良,兼顾时尚现代的味觉喜好。绍氏酥鱼、东家大鱼头、东家泡椒酸菜鱼、东家鲞蒸鸡、霉干菜狮子头、东家咸菜鱼疙瘩,搭配香飘四溢的绍兴太雕和桂花米酒,将江南别院风情与精致细腻的江南风味菜演绎到极致,为餐厅吸引了众多的回头客。
“做好每道菜,幸福每个人”,这是“绍东家”的愿景。
将餐饮做成了文化,文化又反哺餐饮——她就是Christine,“70后”餐饮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