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车工作人员分发食物
整洁美观的餐车
检票上车
色拉子火车站
火车站内的清真寺
微笑服务的送站工作人员 窦笔
那年国庆黄金周假期,我和老公在伊朗旅行,作为一名铁路人,特意安排了一段火车旅程,实地体验伊朗铁路运输服务的特色。
请当地人在网上订购火车票 在伊朗乘火车,也是可以网上订票,到站取票的,但伊朗的订票网站是波斯语,没有英语版本。到达伊朗的第一天,入住酒店后,我们便请酒店的工作人员帮忙,预定了五天后从伊朗第三大城市色拉子到宗教圣城马什哈德的火车票。在伊朗,由几家公司运营不同的铁路线路,并提供不同等级的火车票供旅客选择,价位由高到低分为豪华座席、高级座席、普通座席和站票。这段旅程,列车运行8个小时,夕发朝至,非常受民众欢迎,为了感受伊朗火车服务的最高水平,我们选择了票价最高的豪华座席,票价折合人民币两百多元。订票时,可以选择是否包餐,包含一顿火车上的晚饭,也只要多加1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7元)。
候车室内有清真寺 乘车当天,我们提前到达色拉子火车站。在偌大的火车站里,我和老公两人,是难得的两个东方面孔,伊朗人对中国人十分友好,一进入候车大厅,就有一位留着胡子的普通旅客热情地提出要帮我们拿行李,他不会说英语,便把我们带到服务台,用波斯语跟工作人员说了一通,不一会儿,就有一位会说英语的女性工作人员走出来,询问我们需要什么帮助。我们向她展示了提前打印好的订票凭证,都是波斯语,我一个字都看不懂,这位美丽的女士带着我们办理了取票手续,领着我们来到检票口附近的候车区域坐下。她告诉我们还有半个小时才开始检票,车站会播放一遍英文广播,为防止我们错过,届时会有工作人员来提醒我们,让我们不要跑开。因为这张中国人面孔,我们在伊朗火车站享受到了重点旅客般的优待。
候车时,我饶有兴致地四处参观火车站。候车区域约一个篮球场大小,中间是一排排座椅,面向座椅的一侧是服务区,背对座椅的一侧是功能区。服务区里有超市、书报亭,一个围起来供孩子玩耍的游乐区域和精心布置的展示伊朗铁路历史及提供信息查询服务的文化区域。另一侧的功能区分割成一个个小隔间,分别是售取票室、失物招领室、行李寄存室、医务室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留意到伊朗候车室内,也有像我们的“红帽子”一样,为旅客提供送站服务的工作人员,他们穿着绿色的制服,推着小车,站在车站一角。
与国内的火车站最大的不同是,在伊朗,每一个候车室里都有清真寺,供信徒们随时做礼拜。我在候车室小型的清真寺外观察了一会儿,进去出来的人络绎不绝。
列车运行途中停下来供乘客做礼拜
开始检票了,通过地下通道上到站台时,迎接我们的是面带笑容的工作人员,他们在扶梯一侧安放了一个小圆桌,桌上放着一个装满五颜六色糖果的果盘,热情地邀请每一名乘客取用。这个服务很贴心,乘客们吃着糖果,带着甜蜜上车。
车厢里是一个个小包间,每间4人。上层的床铺被靠墙折起来,下层的位置上,小桌板和扶手可以自由收放。我们到达位置上时,看到小桌板上已经放好两瓶水和当日的报纸,随后,乘务员为每名乘客送上湿毛巾擦脸或手。
我们对面坐着一位西装笔挺的绅士,他用字正腔圆的英语介绍他是一位生物学博士,另一位是年轻的帅哥,他说自己是一名运动员。我们都安顿好后,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隔壁包间的一位留着络腮胡,穿牛仔裤的中年男士,来到我们包厢,执意要跟我们对面的乘客换位置,他说十分想跟我们交谈。对伊朗人来说,遇到外国游客的机会不多。在他的坚持下,那位博士和他换了位置。大胡子说他是一名汽车工程师,他们公司代理了好几个中国汽车品牌在伊朗的销售。他表示自己是一名叛逆中年,牛仔裤是美国文化的象征,在伊朗不受欢迎,但他觉得舒服,每天都穿。
晚饭时间到了,我们购票时选择了包餐,乘务员过来把我们领到餐车就座。餐车布置得整洁美观,让人赏心悦目。用餐流程十分讲究,乘务员一道道地给我们上菜,前菜、汤、沙拉、主食、点心、餐后水果、酸奶等,主食是餐车厨师现场烤制的牛羊肉串,配藏红花饭,芳香四溢。坐在这里用餐,如同置身高档餐馆一样,食物考究、服务到位。这顿饭的量,在我看来足够4个成年人吃饱,我和老公吃得扶墙出去,在火车上享受这顿高质量的晚饭,让人感觉物超所值。
临近就寝时间,乘务员过来帮我们把座位底下的寝具拿出来,铺好床铺,躺在干净柔软的被褥里,我很快进入梦乡。半夜,运行的列车突然停了下来,走廊灯光亮了,我慌忙爬起来,以为遇到突发情况。周围的乘客解释说,没事,是穆斯林宵礼拜时间到了,乘客可以选择下车去列车停靠的清真寺做礼拜,或者在自己位置上做礼拜。等了大约十来分钟,走廊灯熄灭了,列车继续运行。
第二天清晨,列车准点到达马什哈德,下车后不少乘客不急着出站,而是直奔车站内的清真寺做礼拜,这是穆斯林的晨礼拜时间。伴随着车站广场上播放的波斯语礼拜声,我们缓缓走出车站,沐浴着朝阳,开始新一天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