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陟油茶

吃遍东西





  朱小刚 文/图
  武陟油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因产自河南省武陟县而得名,秦朝称甘缪膏汤,汉称膏汤积壳茶。
  据记载,公元前206年,楚汉相争时刘邦受伤于武陟县,住在吕某家里。吕以膏汤积壳茶招待,三个月后刘邦伤愈。刘邦即位后,在长安思食膏汤不得,即召吕某入宫,封为五品油茶大师,封油茶为御膳。
  清雍正元年,雍正皇帝为治黄河水患,亲临武陟监工筑坝。当时,武陟县令为了讨好皇上,令一位油茶大师为其调制油茶,油茶大师精心制作了一碗美味油茶,呈给雍正品尝。雍正皇帝一吃,龙颜大展,拍案叫绝。那些臣子们见皇上叫好,也都争先恐后一尝为快。消息不胫而走,当地老百姓也趋之若鹜,对油茶另眼相看,吃油茶顿时盛行起来。油茶生意的兴隆,使得武陟城里经营油茶生意的店铺、摊贩也日益增多。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竞争中的败落者就远走他乡,另图出路,这就使得油茶风行外地。
  武陟油茶名为茶,实际是粥。它的主料为精麦面粉。制作油茶,应将面粉、玉米粉上笼蒸约40分钟,摊开晾凉,把结块的疙瘩捏散过筛;芝麻过筛后炒成深黄色,碾碎;花生米用花生油炸焦,捞出晾凉去皮,压成形如黄豆粒的粒子;核桃仁碾成形如绿豆的小粒。锅放火上,倒入面粉用小火炒出香味,分三次加入麻油炒上色后,加入花生米、芝麻、核桃仁、盐、香料粉,继续炒拌几分钟后出锅,即成为可食用的油茶面。
  武陟油茶味道浓郁、浓而不腻、芳香可口、营养丰富、食用方便,有益肝、健胃、润肺、补肾、提神生津、强身益寿等功能,故流传颇广,一些大、中城市还设了“武陟油茶小吃部”。1958年,国家在武陟挑选了两位油茶名师到北京传艺授徒,轰动京城。随着传统工艺的改造和制作技术的提高,近年来,油茶还制成了方便食品,远销港澳和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