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与大海相连
古老城墙守护当地人
当地惠安女服饰颇有特色
当地海滩也蛮舒服
图为小城手工艺人创作的惠安女石雕
鱼卷寓意圆满美好 杨洪建
崇武古城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东南24公里的崇武半岛南端。“崇武”乃“崇尚武备”之意,古名“小兜”。这里三面临海,西侧有大雾山脉。
完整的石砌古城 崇武古城海岸是一处集海滨风光、历史遗迹、地方风情为一体的特色海岸,最大特色是古城与大海一体。古城为1387年(明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时所建,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丁字形石砌古城,因为其建筑工艺独特合理,被称为“古代系统工程的案例”。当年明政府为抗击倭患,在万里海疆修筑了60多座卫所城堡,崇武古城是保存最完好的一座。
对于崇武来说,石头就是小城的灵魂。虽然几经修葺,它就像一张旧画,重新揭裱了一下,但原来的气息和韵味还在,历史的沉淀与光芒还在。城内只有四个城门是进出的通道。南北门相距约500多米,东西门相距约300多米,城墙全部由白色花岗岩垒成,城基高5米,墙高7米。我踏着石砌台阶,缓缓走上城墙,跑马道上长着野草,显示着生命的倔强。几百年来,古城军民凭借城堡抵御强敌,不知经过多少激烈厮杀苦斗,始终守护了一方平安。
千年风雨一幕戏,戏下场了,戏台却是风情依旧。
清一色的石头街 古城的老街是清一色石头街,蜿蜒曲折的石板路纵横交织,引导着你探寻着那昔日的繁华。老街两旁是朴素的民居,石房、红砖、木结构房子带有闽南标志性装饰。旧时的碎片既不显得平淡,也不过分招摇,一座座犹如迷宫。古街道上不时有零星店铺,庙宇香烟缭绕,墨庄书香四溢,古树遮天蔽日。看到眼前景物,不难想象出先民们生活和生产的情景。在靠近东门的显耀路口,抬头看到一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混凝土牌坊,上面刻着“保卫祖国”字样。顺着菜市场往里面走,伫立着那个年代建造的人民影剧院。
古城里的人生活简单快乐,在清晨灿烂的阳光里,年轻母亲领着孩子去上学,一边走一边说着,鲜艳的红领巾火焰般地舞动,朗朗谈笑声传到远方。
30多处宫庙庵堂 古城内外30多处宫庙庵堂,如宋时建的城隍庙,明代建的关帝庙、天妃宫、思德祠、三官庙、崇山宫、崇报祠、云峰庵、恒淡庵,清朝建的东岳庙等,如同珍珠,散落在民居之中,构成了古迹群。其占地面积多在数百至近千平方米,每座庙宇都有简单明了的介绍,反映出复杂多元的宗教信仰观念,也是崇武人建设自己家乡的瑰丽诗篇。
北城门的横眉石刻“威镇海邦”,相传为戚继光所书,妈祖宫后的“马蹄石”传为1651年(清顺治八年)郑成功驻此抗清时遗留,是游人必到之处。
崇武古城也是闻名中外的惠安女主要聚居区之一,街头巷尾不时闪现她们健美的身影,头戴黄斗笠,披着白底小碎花头巾,上身穿蓝色斜襟衫,露出肚皮,腰间佩有银腰链,下穿宽大飘逸低腰黑裤,传递着万般风情。
上海虹桥站—泉州站 车次推荐:G1655
始发:09:23
到达:15:15
历时:5小时52分钟
票价:一等座726.5元
二等座437元
从泉州站出来就是汽车站,有车前往崇武古城,20分钟一班,票价约17元/人,直接到崇武车站,然后打摩的或步行到古城。
古城·慢慢走 崇武海岸 崇武海岸被誉为“中国八大最美海岸线”之一,连接着“南方北戴河”半月湾、“八闽第一金滩”青山湾等度假胜地。
惠安石雕 惠安石雕是南派石雕的代表,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古城墙南侧的“中华石雕工艺博览园”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一处荟萃石雕精品的主题公园。
古城美食 崇武鱼卷是闽南一带的一道名菜,也是泉州十大名小吃之一。以海为生的人,顶风钻浪,当地人最看重的是平安顺利,圆满团聚。由此,在崇武出现一种含有祝愿美好圆满之意的菜肴——鱼卷。
另在古城里游玩,还有泉州卤面、活梭子蟹等美食可选择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