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

不一样的春运

汽笛
余爱国 摄


  李晓海
  每年春运,铁路局机关都得抽人去各客站帮忙。二十多年前,我在原上海铁路分局上班时,每年都去上海站帮忙。那时因旅客常携带危险品,所以在春运期间要进行“三品”检查。当年没有像现在这样的X光机器,都是要求旅客在进站前,打开行李包裹,靠人工逐件翻查。
  我们这些机关工作人员都是临时抽去帮忙的,也没培训过,对危险品的定性和范围并不大清楚,有人把旅客带的指甲油都给没收了。还有的旅客因匆忙赶车,常会遗漏一些小件物品。那时的“安检”,真是费时费力,旅客意见也大,埋怨多。有一天,还碰到一位上海小青年带了两件行李来乘车,佯装听不懂我说的普通话,拒绝检查硬往站里闯,在阻挡劝阻过程中,把我的夹克衫口袋、袖子都拉坏了……
  打那以后,时隔二十多年我再没去车站帮过春运的忙。直到去年,才第一次去苏州站参加春运包保,感到现在一切都变了。经过这些年大规模铁路建设,我们不仅有了高铁,客运组织方式和管理水平也大不一样了!
  那天下午我又来到苏州站,参加今年的春运工作,惊喜地发现,时隔一年,这儿又发生了巨大变化!
  ——人脸识别系统上马了。不再靠人工来一一核对身份证与车票了。我曾好奇地掏出身份证试验了一下,闸机立马提示:没有购票信息,拒绝进站!
  ——售票厅、取票机前没有排长队的情景了。去年春运时,还见到北广场售票处常有二三十人排队买票,今年售票厅里空荡荡,仅几个窗口前有五六个排队的人。而北广场售票厅外新增的自动取票机前,甚至都不需排队,随到随取。
  ——候车室的中央,新建了一座五六米高的12306综合问讯服务台。除了三四位客运员和几位志愿者,在服务台上还设有多台触摸式电脑,可直接查询列车正晚点,以及各趟列车的检票口情况。另外,那儿还设有医药卫生等方面的服务。
  ——站台上,旅客乘车秩序井然。即使是开往漯河、包头、淮安等方向的普速列车,旅客也都依次排队上车,没有拥挤,没人大声喧哗。
  前天晚上,我们在候车室、站台上巡视了多时,真想看看有啥需帮忙的,也为车站春运出把力,但没能如愿!
  空暇时,我们也曾跟几位客运员聊起往年的春运。那时候都是要拼命地把旅客往车上推。从车门口,甚至从车窗往里推。但即使如此,还往往有许多旅客买到了票,却上不去车。那时候买到一张火车票多难啊!
  要说变化,现在不仅有了高铁,车站也都是高站台了。每位旅客正常的上下车速度,至少也快了40多秒。
  在站台上,我们遇到了当晚值班的客运车间副书记陈林。他说春运头两天,苏州站客发人数每天都在六七万人,比去年增加了5.7%以上。因是轮流值班,他昨天白天上了一天班,晚上还要组织检查到两点多,今天仍要继续上白班……
  光阴荏苒,二十多年间,铁路春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变的是铁路干部职工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依然如春风,为南来北往的旅客送上亲人般的关怀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