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观众“驾驶”动车
蒸汽机车是游客最喜欢的留影元素
“天朝号”和“旅行号”蒸汽机车模型 陈慈林 文/图
2018年12月27日,杭州铁路博物馆在钱塘江畔的闸口白塔主题公园内开馆,成为杭州市民游览休闲的新去处。
博物馆附近摆放了一台蒸汽机车、几节绿皮车厢,还有一段颇具历史风韵的站台,参观者纷纷以这些铁路元素作背景拍照留念。
博物馆设在一幢约1200平方米的二层老建筑内,原先是铁路货场的仓库。一楼是铁路馆区,二楼一部分被辟作杭州知青纪念馆。知青纪念馆设在此处的原因是,20世纪60年代末,杭州奔赴黑龙江、内蒙古等地的知青,90%是从这里登上知青专列的。
这里曾是浙江省第一条铁路——江墅铁路的起点。1906年11月14日,由江干闸口通往湖墅拱宸桥的江墅铁路开工建设,并于次年8月23日正式通车。
杭州历史上因江而生、因湖而名、因河而兴,钱塘江、西湖、运河共同哺育和滋养了一方百姓,也催生了杭州具有独特韵味的人文风情。因此当江墅铁路修建时,起点就设在了钱塘江畔的闸口。杭州铁路以此为起点,之后一百多年,浙江铁路枢纽不断发展壮大,四通八达,连接五湖四海。
走进杭州铁路博物馆,仿佛穿越到百余年前:斑驳墙柱,老式站台,杭州老城站手绘图画,还有一张张老火车票,一件件铁路文物和一帧帧珍贵照片影像……带领参观者重返旧时光,走进浙江铁路一百多年的发展史。
1909年沪杭甬铁路沪杭段通车营运,江墅铁路闸口至艮山门段成为其中一部分,闸口站又成为沪杭铁路的终(起)点。1919年12月26日,到绍兴探亲后返回北京的鲁迅先生,就是从这里坐上开往上海的火车。
此后的闸口站不断见证历史风云变幻,钱塘江大桥修建时,这里曾一度成为浇铸沉箱和组装钢梁的工地,因此它也见证了钱塘江大桥的通车。
杭州铁路博物馆七年多筹备过程中,我有幸三次应邀参与方案论证座谈会。如今开馆的规模比计划的略有缩小,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序厅,安放着世界上最早的蒸汽机火轮车“旅行号”和清代“天朝号”蒸汽机车模型,还简述了中国第一条营业铁路上海吴淞铁路的历史。
第二部分是重点,它梳理了杭州(浙江)铁路发展脉络,全面回顾了江墅铁路、沪杭铁路、杭江铁路、浙赣铁路、钱塘江大桥等历史,描述了汤寿潜、茅以升等众多仁人志士为铁路事业发展所做的种种努力。
第三部分以科普为主,用实物、视频和图片,从铁路车站、机务与机车、铁道车辆、行车信号等方面系统介绍了铁路的技术发展史,回顾了浙江铁路由绿皮车跨越到高效、便捷高铁时代的历史。
为了让展览更具观赏性,展馆运用了现代化多媒体手段,设置了游客互动屏,只要点击屏幕按钮,就可以观看历史视频和图片。最受观众欢迎的动车模拟驾驶舱,可以让参观者体验“驾驶”动车从杭州到上海、格尔木、拉萨“风驰电掣”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