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城四面环水,曾是江西木材集散地
古迹望湖亭
宁静的古镇 彭文斌 文/图
吴城曾拥有茶、木、盐、纸、麻五大行业,其中木材转运对古镇商业的支撑最为持久……清初时每年输出木材逾百万立方米,排工达千人之多,晚清时则跃为江西木材集散地之首。
木材集散地 在江西四大名镇中,永修县吴城镇今日的位置或许比较特殊。倘若不是因为这儿乃候鸟的天堂,吸引众多游客的眼球,也许连赣鄱本土人也几乎忘了这曾作为江西省货物流通的总吞吐口、经济功能在清乾隆至道光百余年间超越省城南昌的地方。
历史的棋子早已落定,“装不尽的吴城,卸不完的汉口”。古镇曾经的图景表情是,“西江巨镇,拔起中流,蜿蜒数里,大江环其三面”。作为富甲一方的重要商埠,吴城曾拥有茶、木、盐、纸、麻五大行业,其中木材转运对古镇商业的支撑最为持久,始终是“商品过境大宗”。清初时每年输出木材逾百万立方米,排工达千人之多,晚清时则跃为江西木材集散地之首。
每当劳作时,大码头、中码头、下码头、全楚码头等八个码头进入繁忙状态,各种号子声从生产作业场响起,如正在举办大合唱竞赛。
扎排、捞排、传缆、出锚、提锚、绞车,分工协作,细致严密,每一道工序作业时,必然唱出不同节奏、不同曲牌的号子,一呼百应,粗犷豪迈。那些来自江西、湖北、安徽的排工们一边挥汗如雨,一边用浓浓乡音喊出吴城的晨昏。
江西会馆 自乾隆末期始,旅居、寄寓吴城的徽、晋、湖广、闽粤及江西各府客商开始大兴土木,建设了一批会馆,最盛时全镇达48座之多。其中著名的全楚会馆前门在樊垅街八角亭,后门延伸到黄土坳水运码头,七进纵深,殿阁重重,内有水池、假山、花园和接官亭,规模宏大,尽得江南园林神韵。家住古银杏树下的王玉嵯老人介绍,全楚会馆就在我们脚下的这一片土地上,曾作为吴城中学,可惜终究衰败了。
历经风雨洗礼,如今吴城镇上可圈可点的会馆恐怕唯有人民路上的吉安会馆。会馆飞檐耸宇,雕梁画栋,工艺精巧,门额上“理学名臣”四字迄今熠熠生辉,据说是纪念吉安骄子文天祥。这位南宋英雄被俘、北归路过吴城时有诗吟道:“凌云披雾望湖亭,屹立赣水修河滨……”
赣南情缘 自清代中期始,吴城的经济功能远远超过南昌,城镇东西长四五里,南北宽约两里,加上流动人口,有将近十万人生息于此,形成“六坊八码头,九垅十八巷”的格局。当地人称为“洋房子”的章亚若故居便深藏于其间。这是一幢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当年,才女章亚若与蒋经国演绎了一场赣南情缘,留下重重疑云。走在院落里,耳际飘过河水的呼吸和放排的号子声。吴城分明是一个水上的梦、山上的城。
赣江水和修河水蜿蜒流淌如故。那些滚滚木浪唱大风的情景,那些默默无闻的放排身影,那些守望亲人归来的故事,或许注定成为一颗颗水滴。
相关链接 吴城观鸟 吴城是国家级候鸟保护区,有“候鸟天堂”之称,最佳吴城观鸟季节在冬季。
古迹丰富 吴城是一座比较有历史底蕴的古城,这里有望湖亭、万寿宫、吉安会馆、江南会馆等名胜古迹,尤其是望湖亭,是吴城古镇现存比较重要的古迹。
四大名镇 吴城始建于秦汉,兴于南北朝、明清。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吴城和景德镇、樟树镇、河口镇并称为江西四大名镇。
吴城美食 吴城是一座安静的古镇,在当地有大板瓜子、银鱼、蔓荆子等传统土特产,传说在明代曾作为皇上贡品享誉京城。
吴城周边 永修 如果你从南昌前往吴城镇,会经过永修,这里留有唐代古刹云居山真如寺,是佛教圣地和旅游名胜。唐宋以来的古建筑有同安寺、风云桥等。据说,白居易、苏东坡、黄庭坚曾到此游览并留有诗文。
交通指南
上海虹桥站—南昌西站
车次推荐:G1501
始发:10:03
到达:13:44
历时:3小时41分钟
票价:一等座560.5元
二等座336.5元
南昌西站—永修站
车次推荐:G860
始发:14:25
到达:14:46
历时:21分钟
票价:一等座25元
二等座15.5元
从永修到吴城有汽车,每小时一班,票价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