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适故居
绩溪风景 陈琪/文 田益平 陈琪/图
黄山下来的当天,我们乘高铁赶到了绩溪县城。绩溪县地处皖南“宣徽之脊”。这里山水秀美,人文深厚;历来文风鼎盛,人才荟萃,素有“邑小士多”之誉。绩溪因水得名,是古徽州六县之一,徽州文化发源地之一。绩溪上庄村是个不得不去的地方。
山中兰花香 胡适先生晚年在台湾回忆录中,开篇就写到“我是安徽绩溪人……”可想而知,自己的故乡是这般山水氤氲的人间仙境,那是多么自豪的一件事。
胡适家乡就是绩溪县上庄村,如果你来到五月的皖南,翠竹吐绿,杜鹃红艳。这里襟山带水,群山环抱,清澄的常溪河,由西向南,潺潺流淌,经杨林水口,穿过杨林桥,蜿蜒东去。村内古巷纵横幽深,石板路曲折,古民居错落有致,粉墙黛瓦在苍松翠竹映衬下,引人入胜。
来到上庄,很多人都只冲着胡适故居来的。如你对胡适先生生平没有很了解,看过故居不会有太深印象,因胡适先生家并不是达官显贵,所以宅子并不豪华。他在这里接受了家乡的9年教育,在这里完婚,在这里奔母丧,然后就再没回来过。这里可能不是他生活最长久的地方,却是对他影响深远的地方。
从故居门窗上的兰花雕板,可看出胡适“我从山中来,带来兰花草”的浓浓乡土之情。
浪漫的古道 也许大家议论最多的当然是胡适的婚姻。胡适13岁时母亲做主,与旌德县江村江世贤之女江冬秀订婚,14年却从未见过面,直到胡适留美归来,1917年应母亲要求回故里完婚。按照绩溪乡里风俗,新人结婚三天要回到旌德去拜见岳父母。
绩溪上庄与旌德江村之间有杨桃岭,这座山岭分隔了两地,而一条古道又将两地相连:明万历年间,绩溪名人曹世科妻子也是旌德江村人,曹世科夫妻常在旺川和江村两地之间来往,觉得山路崎岖难行,就在杨桃岭两边修建了十余里的石板路,并建造了一座石亭,后人称此亭为“世科洞”,亭额上有“拱天济美”,落款是明万历十七年。
这条路也连接了胡适与江村,许是回首来时路,望着江村和重重叠叠的山峦,涌起一种在时间长河中时代兴亡及个人沧桑之感,写下了“与新妇归途杨桃岭”的诗。
这古道曲折盘桓四十里,风雨萧萧数百年。胡适一篇关于杨桃岭的名作让这条古道,及人与人之间的故事,长久留存。近年偶有驴友进山探古寻幽,踏青采风,称之为“胡适与江冬秀的爱情小道”。
守望着麇哥 此外,有一故事:在胡适婚礼上作为伴娘的曹诚英,因初识胡适,而改变了人生轨迹。曹诚英是胡适三嫂的妹妹,1923年,胡适到杭州休养,曹诚英也在杭州读书。久别重逢,曹诚英与胡适相互倾慕,胡适称曹诚英为表妹,曹诚英称胡适小名“麇哥”。这对有情人虽有过短暂的浪漫与幸福,却未成眷属。
曹诚英从师范学校毕业及赴美深造,都是赴胡适后尘,她归国后在安徽大学、复旦大学、沈阳农学院任教授。1969年,曹诚英回故乡绩溪,1971年,上庄的洪水冲塌了杨林古桥,曹诚英为修复杨林桥捐款,这座古桥见证了曹、胡荡气回肠的恋情。曹诚英在事业上颇有成就,却无法改变精神上的孤寂。曹诚英对胡适一往情深,1949年4月胡适离开大陆前在上海和曹诚英见了最后一面。
1973年曹诚英病逝于上海,嘱咐家人将她葬在绩溪旺川的公路旁,这是到上庄村的必经之路。斯人已逝,留下一段爱情故事,让人感叹不已。
文稿策划:沈燕
本期视觉设计 俞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