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缘

我和《上海铁道》报有个约会

汽笛


 
  谢卫东
  1964年秋,我考入南京铁路运输学校,成为祖国万里铁道运输战线后备大军中的一员。我与《上海铁道》报的初识是在老师办公室,我惊喜于居然有一份专门为铁路运输一线广大职工出版发行的报纸,上面可以看到铁路建设发展的最新报道,还有铁路职工工作、学习、生活的内容,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念念不忘。此后,我就找各种机会到老师办公室蹭报纸看。一次,我在校长办公室,见到办公室主任胡魁老师持有一本《上海铁道》报社的“特约通讯员证”。从此,“特约通讯员”这五个字和“上海铁路局”、《上海铁道》报,一起深深烙在我的脑海中。我当时就想,能当上一名《上海铁道》报社的特约通讯员真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情!
  1968年我参加铁路工作,1979年工作调动至上海铁路局运输处总调度室,任调度员一职。1984年,在调度老前辈的悉心指导下,尝试着为《上海铁道》报写了一篇关于铁路运输安全生产活动的报道。想不到这篇稿件很快就被采用了,当我看到自己写的文字真的变成带有油墨香的铅字时,心情十分激动。毫不夸张地说,就好比与心爱的人约会一样,感觉有头小鹿在怀里乱撞。从此我便与《上海铁道》报“约会”上了,感情与日俱增。1985年,经报社编辑彭建华同志极力推荐,我被聘为《上海铁道》报特约通讯员,并颁发了“特约通讯员证”,编号第148号。啊哈,我真的成了一名《上海铁道》报特约通讯员啦!此证件首页注明:根据路局政治部(85)18号文,《上海铁道》报特约通讯员持此证可在本单位范围内采写新闻和拍摄照片,希有关单位党组织和负责同志给予支持和帮助。后来我又被聘为“路外报道通讯员”。
  1986年5月,我调到上海铁路局办公室工作,先后与《上海铁道》报社的编辑、记者等多次愉快合作完成稿件,期间,张夏生同志对我帮助很大。我撰写的稿件共计有上百篇,大多数为上海铁路局安全生产方面的通讯报道,文章署名有:评论员、通讯员、谢卫东等,仅有一次起了雅兴,留笔名“言实”。我有幸于1990年度、1991年度连续被评为《上海铁道》报优秀通讯员,还荣获1991年度《上海铁道》报短新闻三等奖,1994年度《上海铁道》报二版头条新闻竞赛优秀奖。由此,我与《上海铁道》报感情愈发深厚。
  2007年年底我退休了,偶有随感,写过几篇旅游见闻的小散文,还有居家种花养草的随笔,再有就是铁路收藏的故事等,几篇拙作被采纳刊登了。
  我虽然退休多年,但一直珍藏着一本《上海铁道》报剪报册,里面珍藏着我历年当特约通讯员时在《上海铁道》报刊登的所有通讯报道剪报,还有我退休后刊登的文章剪报。如同老友约会,持续经久,我们会一直约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