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燕 绘图/文
在我的家乡安庆,山粉圆子烧肉是一道最具特色的传统菜肴。
山粉,即山芋(红薯)粉,每年秋天,乡民们挑选红皮白心的山芋,洗净后用机器研磨成泥。用水将山芋泥冲成糊状,再用纱布进行过滤。山芋渣子和杂质被纱布阻隔,含有细腻山芋粉的水顺利流入水缸。细小的微粒翻腾后沉淀,一宿后,表层清水被小心舀去,缸底潮湿的山粉逐渐显露。秋季明朗的阳光将其中水分慢慢蒸发,潮湿的山粉几天下来就板结成块,研磨均匀后,就形成山芋粉,储存条件好的话,山芋粉可以保存一两年。
我妈妈擅长做这道山粉圆子烧肉招待亲朋好友,然而制作这道家常菜却需掌握一点技巧:将山芋粉加水和成稀糊状,铁锅烧热,加适量油,火不能太大,大了容易烧糊,也不能太小,小了就不焦脆。然后锅洗净,煸炒五花肉,出油后肉被炒成焦黄色,再加葱姜蒜、酱油、盐等调料,翻炒后加水烧。最后等肉烧熟,趁汤还没烧干,将切好的山粉圆子放进去烩。山粉圆子吸收了猪肉的油脂,变得亮晶晶。汤快干时出锅,洒上点葱花,一盘山粉圆子烧肉就成了。
如今,山粉圆子烧肉不仅是留在舌尖上的记忆,也承载着异乡安庆人的浓浓乡情,这份美食所带来的归属感,是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