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牛肉馍
商丘街头小吃
焊鸡蛋
胡辣汤
豆腐脑
做牛肉馍 棠禾
河南人爱说“中”,若发起河南方言投票,“中”能排前三,恰好符合河南地处我国中部地理位置特点。“中”代表“好、行”。京港高铁商合段起点商丘,是河南省东大门,这里美食就带有“中”的韵味。
早餐 汤和着主食吃 商丘人一天三餐都离不开汤汤水水,早餐尤其有特色。这里的人早餐不会吃汤面、粉等食物,但早餐的汤与主食搭配是固定的:胡辣汤配牛肉煎包,豆粥配油条,小米粥配鸡蛋煎饼,哨子汤配杠子馍、茶卤蛋。
这样的汤和主食几乎每家早餐店都有搭配。比如,卖胡辣汤的店里会有水煎包或油条,但商丘胡辣汤不是辛辣刺激的逍遥镇胡辣汤,而是与牛羊肉无关的白色胡辣汤。
锅里煮上水,放入海带丝、粉皮,用上等面粉加水搅拌,入沸锅,面筋成为汤的主角,面糊成为汤底,出锅前淋上芝麻油,就着油条或牛肉水煎包吃,主食的油脂在胡辣汤的拥抱中失去了执拗,温柔地入胃,转化成温热气息游走人的全身。
午餐 见“面”热情
说到商丘午餐,就更具中原特色了。商丘人见“面”热情,主食离不开面食。
家常午餐以各类面条为主,各个街道、胡同都有面条铺,卖宽窄、软硬不一的生面条。买回家后,口味清淡的可做葱花面、酸汤面,喜吃肉的,可做羊肉烩面、猪肉豆角焖面。
当然,这些都是家常午餐,如果你头一回来商丘,推荐你品尝特色午餐小鱼汤、牛肉馍。
商丘紧邻黄河故道,商丘古城由南湖和城墙围绕保护,现在的商丘又有包河、蔡河穿城而过,所以商丘虽远离海域,却比其他内地城市人更喜吃鱼,尤其是黄河故道的鲤鱼。野生的鱼大都不会长得身宽体胖,所以商丘人因势而为,喜欢把打捞起的小鱼裹上面粉用油炸,放入沸腾汤底,端给客人前再撒上蒜、香菜。这种小鱼汤在有些地方被称“黄焖鱼”,而商丘人称之“小鱼汤”。
商丘人最认可商丘古城“北关马家”小鱼汤,不论是出苦力的蓝领,还是写字楼里的白领,进店里都是大碗10元、小碗7元,基本上都会吃得露出碗底。
如你在11点前来这家店,也许还有机会在旁边“商丘古城第一家牛肉馍总店”买到牛肉馍,配着小鱼汤吃,味蕾得到极大抚慰。
牛肉馍是由面皮裹着十分紧实的牛肉碎和粉条煎炸而成的馅饼,面皮酥脆。来的人极少问价格,只说要多少钱的,或告诉店家几个人吃,他们会按重量称卖。店家也很自信,早上开门营业,现做现卖,原料用完即止,哪怕正遇上中饭点也不会补充原料。
晚餐 喝(油)“茶”了吗
在商丘周边农村,傍晚时,熟人见面会问一句:“喝茶了吗?”这可不是在问喝了红茶绿茶没,而是问有没有吃晚饭,可见商丘人晚饭也要有汤水。
和同属河南的洛阳不同,商丘羊肉汤、牛肉汤馆从不在早上开门营业,秋冬季节,很多商丘人喜喝一碗羊肉汤暖暖身,饭量大的再来个豫东高炉烧饼,芝麻香遮去羊肉汤的油腻。
还有些人到了晚饭时还对早餐汤类不能相忘,于是近年,商丘大街上有些门店迎合需求,“早餐晚上卖”:绿豆粥、小米粥、豆腐脑、牛肉煎包、蒸包子,与喜欢它们的人们在一天里第二次相见欢。
而值得推荐的晚餐,很难漏掉油茶、杂面馍。商丘油茶是粥的一种,此粥以商丘人喜爱的花生碎、芝麻粒为原料,配炒熟面粉,做好后放进茶壶,壶嘴长近一米,须有经验者一手扶壶,一手拿碗,把碗拿到合适位置等壶身倾斜而下。有时店家会在收空碗时问:“今天这油茶咋样,味道中不?”食客会在百嚼之中腾出嘴来,敞亮回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