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魁夷隔扇画《桂林月宵》
唐招提寺 敕额
唐招提寺 御影堂
金龟舍利塔
东山魁夷隔扇画《涛声》 孙路遥/文 图片由上海博物馆提供
近日,“沧海之虹:唐招提寺鉴真文物与东山魁夷隔扇画展”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唐招提寺位于日本奈良市,由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688年至763年)亲手兴建,是日本佛教律宗的总本寺院,这座具有中国盛唐风格的建筑物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展览首次向中国观众展示唐招提寺珍藏的5组与鉴真生平活动有关的文物,以及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1908年至1999年)为寺中供奉“鉴真和尚像”的御影堂绘制的68面隔扇画,勾勒出鉴真与日本文化交流的不解之缘。
展览以鉴真和尚亲手营造的唐招提寺为时空背景,内容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遥凌沧海”,遴选唐招提寺珍藏的5组与鉴真相关的文物:日本孝谦天皇仿王羲之笔意所题的“唐招提寺”敕额;“金龟舍利塔”(日本国宝);描绘鉴真弘扬佛法、壮烈人生的《东征传绘卷》(日本重要文化财);宋刻本与和刻本的佛教典籍《一切经》,以及日本室町时代(15世纪)的设色画轴“鉴真和尚画像”。
其中,《东征传绘卷》绘于1298年(永仁六年,日本镰仓时代),作品描绘了鉴真从出家到东渡日本建立唐招提寺的辉煌一生。
展览第二部分“情景交融”,展出了东山魁夷受邀为唐招提寺御影堂绘制的68面隔扇画。隔扇画是日本室内隔断空间的拉门或墙壁,通常以绘画为题材,是日本传统的一种室内建筑美术作品。从1971年起,东山魁夷为创作这些极富历史意义的隔扇画,研究鉴真的生平与唐招提寺历史,遍访日本名山海景,于1975年5月完成《山云》和《涛声》。他三次游历中国自然名胜,吸取中日古代绘画艺术精髓,将其胸中的情与景交融在画中,于1980年2月完成《扬州熏风》《桂林月宵》和《黄山晓云》。
展览至2020年2月16日结束,展出地为上海博物馆二楼第二展厅,周一闭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