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家湖 小镇多古迹

高铁地理
小镇风光

吴山庙



水湖公园


  彭道德
  水家湖位于合肥市长丰县,原系水姓聚居村庄。笔者曾在水家湖生活12年,其周边,古迹诸多,近日探寻以下三处。
  吴王故里 吴山小镇
  五代十国期间,水家湖周边吴山小镇诞生了合肥历史上唯一的王侯——吴国国王杨行密。
  清代无为人吴少林在《庐州名胜便览》中详细介绍庐州府辖区舒城、庐江、无为、巢湖、合肥各县风光,其中卷一记载合肥景点40多处。
  清代文人朱弦还写有《庐阳八景说》,夹叙夹议,抒发对“庐阳八景”赞美之情。百年沧桑,昔日老八景消失在历史烟云中。1995年,合肥电视台举办“合肥新十景评选”,吴山小镇“吴王遗踪”名列其中。
  吴山小镇是安徽首批千年古镇,据《合肥县志》记载,五代十国时,吴国的创立者杨行密安葬于此,墓基如山,其女百花公主为护陵守孝,于墓地北面建庵。故后人便以吴国为号,吴王墓为山,公主庵为庙,取名吴山庙。
  据悉,“吴王遗踪”现存文物有吴王墓、吴山庙、百花公园、贞节牌坊等,具有一定人文历史价值。
  “吴王遗踪”已纳入安徽省旅游资源重点项目。近年来,合肥市和水家湖所属长丰县先后投资千万元对吴王遗踪景区进行修复、改造和保护,并成为合肥市重点旅游景区。
  如你来吴山小镇旅游,也别错过欣赏当地铁字书画艺术。吴山农民邓之源经多年研究独创铁字书画艺术,以锤当笔,以铁当墨,再现名家手迹,把书法艺术和铁之刚劲融为一体,被誉为“华夏一绝”。
  文风蔚然 下塘古镇
  笔者在水家湖周边寻访的第二个历史古镇叫下塘。
  中国地名无奇不有,据史料记载,北宋期间,下塘叫夏塘镇。明嘉靖《寿州志》却记载为:下塘。说来有趣,为何改叫下塘,还有个民间传说。
  明朝时,江西李姓迁入此地搭建茅草庵居住而得名“庵子李”。康乾盛世期间,当地市场繁荣,人丁兴旺,外地客商见此地四周都是水塘,一出街头便下到了塘埂上,就戏称“下塘”,沿用至今。
  下塘是古代通往庐州府、凤阳府、寿州府交通要道。清朝同治二年曾设“凤庐分府”,建文武衙门,并派驻千总一员。
  民国时,该镇是团防局驻地。日伪期间,该镇成为伪下塘特别区治安所,并在下塘集火车站派重兵把手,控制淮南铁路运输线,掠夺淮南煤炭资源。目前,下塘集火车站还保存一幢民国期间铁路老站房。下塘镇遗留有金钟寺、文昌宫、东岳庙、南街牌坊等众多古迹。下塘文风盛行,书香氛围浓郁。明清时期,有许多先贤在镇上设馆办私塾,传道授业,教书育人。
  古镇浓厚文风熏陶后人,涌现出像当代著名国画家、版画家陶天月这位令下塘人引以为豪者。
  1966年《安徽日报》曾专题报道安徽省重点中学下塘中学办学特色,受到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的褒扬,随后,郭沫若亲笔为该校题写“安徽省下塘中学”校名。
  目前,下塘名列安徽省中心镇,淮南铁路、合水公路穿镇而过,交通便捷,投资环境优越,青州公园、水上商城等景点风景秀丽,吸引诸多游客前来观光。
  楚庄王遗风 庄墓古镇
  水家湖周边第三处历史古迹是庄墓古镇,它位于合肥、淮南两城之间,古代称庄墓桥镇。
  据史料记载,古时,庄墓河和阎涧河面,白帆点点,每日过往船只百余艘。由于庄墓水陆交通十分便利,三国时魏吴交兵,庄墓是曹魏屯兵和粮草储存地。在元、明时,庄墓桥镇开始发展,清代逐渐繁荣,成为江淮地区远近闻名历史古镇。
  来到楚庄王文化广场,楚庄王铜像拔地而起,十分壮观。楚庄王铜像前安放一座四足大鼎,碑文记载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成为春秋五霸的历史功绩。
  在铜像背后的土堆便是楚庄王墓地了。土堆高约3米,周长约50米。这个墓是楚庄王的衣冠冢,真正的楚庄王墓在该镇境内什么方位仍是个迷。
  庄墓历史悠久,迄今有2300多年历史。庄墓古迹众多,有楚庄侄女墓、庄墓古桥遗址、朱国盛夫人墓等。
  水家湖周边,众多古迹背后流传一段段历史往事,给后人以无穷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