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文化公园成为金华城中一景
公园里的记忆月台
公园入口处蒸汽机车吸引市民拍照打卡
展厅内的大茶花与参观者
“我和老站的悄悄话”留言墙
铁路公园里的绿皮车是一大亮点
展厅内的老站旧影 徐晨/文 吴潮宏 时宽兵 徐晨 田双双/摄
如果说,一座城是一段记忆,那老火车站便是打开尘封记忆的一把钥匙。
如果说,一座城是一个故事,那老火车站就是这个故事最动人的篇章。
去年9月29日,金华铁路文化公园开门纳客。这座占地面积225亩的主题公园,生动展示了浙赣铁路的修筑史、金华火车站的变迁史、二七新村的崛起史,吸引了各界游客驻足参观。年逾古稀的老人在铁路老物件前如数家珍,年轻夫妇拿着相机记录着孩子灿烂的笑容。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内涵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服务功能齐全的金华文旅新地标。
“幸福”列车 在花海中穿梭 “呜……呜……”在观光小火车1号站台,冒着白烟的蒸汽机车发出清脆的汽笛声,车轮便开始在轨道上缓缓移动。车厢内的孩子们兴奋地趴在车窗前望着外面的风景,眼里露出了一探究竟的好奇。这是金华铁路文化公园的“幸福号”观光小火车,车牌上的运行区间写着:金华至幸福里。
人是画中景,景是画中人。登乘“幸福号”列车是一次美的享受,列车行进全程约3公里,将轨道花园、樱花大道、银杏大道、河桦林等景观小品串联成线,两侧野芳幽香,秀木繁阴,9万平方米的绿植相映成趣,既有薰衣草、满天星、紫色酢浆草等天然屏障,又有水流式台阶、镜面水景等景观小品,按相机快门键的声音此起彼伏。
这里有历史的厚重记忆。金华铁路文化公园由金华铁路文化馆、八栋历史保留建筑和特色景观公园等组成。公园设计整合了与婺城铁路相关的时代记忆和经典站点,“幸福号”列车的终点站位于铁路文化公园西北侧的幸福角,这里包含着金华第一粮库、金华市第二面粉厂、车务段机修房、修理房、蒸汽机房以及水塔等遗存建筑群,“场景化、景观化”的年代体验空间让人有穿越时光的感觉。
“未来,我们将把这里打造成‘红馆1932’婚宴圣地,为前来告白或求婚的潮流青年提供爱的栖息地。”金华铁路文化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
展现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 在金华铁路文化馆,吕森伟穿上馆内配备的鞋套进行参观,历史厚重扑面而来。他是杭州工务段金华线路车间线路工,在该段团委“寻访闪光的足迹”活动中,他在这里找到了许多抗美援朝时期的铁路元素:纪念章、锦旗、信笺、胜利纪念本、火车时刻表……打开尘封的历史,热映电影《跨过鸭绿江》里的镜头场景,清晰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
金华铁路文化馆是文化公园的核心地段,由原铁路金华站上下两层的车站主体站房改造而成,建筑面积1800余平方米,是浙赣线上唯一保存最完整、形态最丰富的近现代文明遗存。通过陈列珍贵物件、展示历史照片翔实数据、采取声光电互动的方式,串起“历史鸣笛、依路而兴、历史号角、铁道模范、二七涅槃、交流天下”6个篇章。
废旧铁路变身文化艺术长廊。“民国风格、铁路底色、金华元素、开放空间”是金华铁路文化馆的主基调。进入序厅,映入眼帘的是“火车头”效果视觉艺术装置,这是国产胜利4900号机车模型,也是馆内最大的艺术作品。从不同角度看,图案呈现火车头、金茶花、佛手,铁路文化和金华元素在这实现了完美融合。
“火车,其下两面,用相思缝铁条。”一百多年前,詹天佑第一次见到火车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如今,金华铁路传承红色基因,历经风雨数十载,从浙中、浙西南地区枢纽站到如今贯通东西南北的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实现了从蹒跚起步到驰骋九州的蜕变。
数字赋能 在文化中徜徉 铁路文化馆内的科技元素让参观者眼前一亮。通过自助语音导览服务,参观者就能“一站式”聆听到场馆的讲解。铁路机车模型、模拟机车驾驶和VR时空穿越等科技体验,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感受金华老火车站的氛围,回忆火车上的故事,体验铁路飞速发展的成果。沉浸厅里巨大半圆形的电子屏幕播放着感人的主题影片《我们曾经从这里出发》,激发起观看者深深回忆。“每到重大节假日,这里还将上映3D喷泉水幕电影,场面会十分震撼。”工作人员介绍。
文化馆的留言很温馨也很艺术:“扬帆起航,金华加油”“未来可期”,在“我和老站的悄悄话”留言墙上,贴满了参观游客的各种祝福卡片。
电子明信片展区总是人头攒动。参观者通过电子触摸屏选择婺剧非遗、古建筑、景观、铁路等不同场景,书写祝福并签名,扫描二维码,即可自动提取电子明信片。“这些都是金华的标志,线上打卡很有意义。”一个外地游客手触着电子屏书写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