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务段承担着43条线路、76个站场共3287.279延长公里的线桥设备养修任务,管辖设备体量大、状况复杂,既有京沪高铁最繁忙区段徐蚌段,也有全路第二大编组站徐州北站;既有运营超十年的京沪高铁,也有刚刚开通一年的徐连高铁。该段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强基础、严管理,安全管控更加有力,作业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水平大幅提升。
多措并举 从严从实保安全
从规范安全行为入手,提高安全保障水平。该段与时俱进完善作业标准,适应机械修、专业修,制定《小型养路机械标准化管理办法》《道岔联合整治小组标准化创建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22个。不断健全作业指导书体系,如针对小型液压捣固机广泛推广应用,研究编制《叉车配合小液捣转运作业指导书》,规范小型液压捣固机转运作业标准。该段现有作业指导书184个,涵盖各专业和作业项目。严格考评促进现场执标,优化岗位作业达标评价,在引入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和大数据盯控结果的基础上,将段、车间、工区三级作业验收情况纳入作业达标率评价。加大技防手段运用,安装站场及关键处所视频监控205处、外单位施工监控18处、桥梁限高架和通航桥监控99处,对关键人员、作业、设备全覆盖检查。实施安全正向激励,2021年对469名主动发现、防止事故和险情的职工奖励共28.6万元,引导职工遵章守纪。该段连续两年杜绝各类事故,实现高质量安全年。
补短强弱 精准精细提质量
从补短板强弱项入手,均衡提升设备质量。该段为彻底解决站场设备薄弱问题,持续开展标准化站场创建,明确现场作业标准、轨道结构标准、线路外观标准,将基础设备整治、轨道精调、线容线貌治理等工作量细化列入月度生产任务,纳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考评。2021年完成全部76个站场标准化设备建设,徐州北、徐州等老站场面目一新,重新焕发生机。集中力量在设备基础较差的东陇海线开展标准示范线建设,采取段组织区域车间联合作业、两个重点维修车间作为机动力量参与的创建模式。推行施工模块化管理,加大养修机械化力度,充分发挥道岔专修班、工电联整班、钢轨修理班等专业工班作用,提高创建质量。东陇海示范线建成达标后,线路平均TQI值由6.67下降至5.19。该段管内京沪、徐兰高铁设备质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线第一,普速线路设备质量位居集团公司前列。
合力共为 履职尽责促发展
从严格履职入手,不断规范管理工作。该段明确管理职责,修订完善岗位职责141项、工作流程185项。压实管理责任,实施管理人员履职积分管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考核管理人员现场检查质量。强化督查督导,定期组织干部履职督查,开展干部“强作风、提效率”专项活动,2021年通报考核223人次,促进干部履职尽责。将标准化党支部建设纳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考评体系,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实现双促进双提升。大力弘扬“铺路石”企业文化,提炼特色文化理念78条,培育优秀文化品牌12个,激扬文化力量,形成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铺路石”企业文化品牌荣获全路企业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