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陆应果 通讯员 吴柳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共青团紧跟党迈上新的百年青春征程的起步之年,上铁共青团和上铁青年应保持怎样的姿态和精气神,主动融入时代发展、企业发展大局,为新征程奋力走在前列贡献青春力量?日前,集团公司团委书记韦东海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阐述当代青年所处的时代背景,对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那么在新时代,上铁共青团工作面临哪些新形势和任务?
韦东海: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青团要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作为党的忠实助手和可靠后备军,团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服务青年,千方百计为党源源不断地培养输送人才。对于上铁共青团来说,培育出一支拉得出、叫得响、打得赢的团员青年队伍,是党组织交办的任务,更是对上铁共青团的考验;长三角铁路点多线长,青年也散布于不同岗位,这对我们凝聚服务青年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聚焦集团公司党政所需、青年所急、共青团能为,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是我们的工作任务。
记者:集团公司工作会议要求,各级共青团组织要深化“青马工程”,办好“优才杯”青年职业技能竞赛,提升服务青年的广度和深度。那么对于共青团组织,在助力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中应如何发挥作用?作为上铁青年,又应该如何参与其中?
韦东海:今年,我们将持续深化“青马工程”,完善青年讲师、青马骨干和青马学员分层培养机制, 办好“壹颗糖”思训营,形成上铁青年学习理论“网红地”,发挥共青团“政治学校”作用。通过强化“练功场+小班化+师带徒+技能赛”育人链条,办好两级“优才杯”青年职业技能竞赛,大力推进青年高技能人才工作室、青仝创新工作室和共青团练功场建设,发挥共青团“为党育人”作用。深化“我为青年办实事”,深入推进“青年之家”建设,更好发挥“缘在高铁”平台和“上铁红娘”队伍作用,广泛开展文体健身、普法宣传等活动,发挥共青团“服务青年”作用。
在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上铁青年要积极参与其中,做到“三个主动”。一是主动学习。要主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二是主动担当。要抓住铁路飞速发展的机遇,发挥自身的才能,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以实际行动推动自身和企业共同发展。三是主动攻坚。作为青年,体力和脑力都是最充沛的时候,要发挥“钉钉子”精神,在集团公司各种项目建设、科技研发中贡献力量。
记者:近年来,集团公司团委大力推进青年文创工作,吸引了大批青年走进铁路文创、热爱铁路文创。请问今年工作有何计划安排?
韦东海:我们很多青年对铁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兴趣浓厚,也对当下时尚有着敏锐的感知力。集团公司团委开展青年文创工作,就是要把这群有灵感、有创意、有能力的青年凝聚起来,把兴趣爱好“变现”,转换孵化成可供推广的文创产品,进一步讲好上铁故事。今年,我们将继续举办青年文创产品设计大赛,打造长三角铁路青年文创中心,同时充分对接路内外文创孵化资源,探索建立集设计孵化到展陈销售于一体的工作链条,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青年文创工作局面,助推专长青年价值输出。
记者:集团公司团委推出服务青年的品牌很多,例如“你好星期六”“缘在高铁”“青年之家”等。今年,在拓宽服务内容、办好青年实事上有什么新举措?
韦东海:“你好星期六”是集团公司团委努力为青年办实事的一个缩影。今年,我们将升级“缘在高铁”交友小程序,扩大“你好星期六”效应,服务青年婚恋交友需求。成立金华、阜阳地区青年之家,建设青年之家联盟,推动青年之家社会化融入。举办第六届上铁青年之家“火车头”音乐节、电竞文化节等品牌活动。此外,我们将探索开拓服务青年新渠道。试点实施青年“安家计划”,引导组织青年参加碳排放管理师、人力资源师等资格性取证。举办法治、防诈和心理咨询小课堂,密切关注青年法治教育及心理健康等问题。
记者:去年基层单位“一团一品”工作开展有声有色,请问今年在提升团组织工作活力上有哪些新动作?
韦东海:提升活力的前提是打好基础。今年,集团公司团委要在各项基础工作扎实有效的前提下,扭住“建强组织、搞活工作”这个关键,继续以“一团一品”工作为抓手,打造团建工作品牌集群,全面激发团工作的内生活力。同时,继续用好领办项目工作机制,推动为青年办实事、创新工作载体、提升工作实效等重点项目落地,将团组织建设嵌入青年生产生活第一线、团员政治生活最前沿,努力开创“精彩纷呈、活力无限、群才竞起”的上铁共青团工作新局面,团结带领团员青年为在勇当“火车头”新征程上奋力走在前列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记者:作为党的忠实助手和可靠后备军,集团公司团委在加强团组织自身建设方面有什么思考和打算?
韦东海:在组织建设方面,深入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推动团费制度改革试点,规范用好团组织工作经费。在团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继续加强团干协管工作,深化团干部挂职锻炼制度,建立新职团干部适应性锻炼培训机制,办好专兼职团干部培训班,从严抓好团干部队伍教育管理。在团员队伍建设方面,强化团员意识教育,广泛开展入团仪式教育、主题团日活动,规范做好年度发展团员、团组织关系转接等工作,落实共青团“推优”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劳务青年评优评先机制。总之,多做打基础、利长远、见实效的事,力争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