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党建引领 激发运输经营创效活力

——集团公司运输经营领域创先争优活动现场推进会经验交流材料摘登

专版
  编者按:近日,集团公司人事部(党委组织部)召开运输经营领域创先争优活动现场推进会,旨在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持续增强运输经营领域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激励广大党员聚焦经营创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本报特开辟专版,摘登推进会上5篇经验交流材料,供基层各级党组织学习借鉴。
图①:义乌西货运站中欧班列装车作业场景。(林家门 摄)

图②:华铁旅服公司负责人指导方舱供餐专班工作。(王萍摄)

图③:南京东站开展党内技能竞赛,促使党员切磋技艺、提升技能。(曾祥威 摄)

图④:浙江铁道集团公司组织党员到杭州东站开展高铁热链餐营销。(傅婉蓉 摄)

图⑤:申铁信息公司应用研发党支部书记在对党内立项攻关小组成员进行技术培训。(周围 摄)

  释放党内品牌辐射效应
  引领全员在货运增量行动中展作为

  金华货运中心党委
  坚持充分发挥全路党内优质品牌“中欧班列义乌党员服务团队”品牌辐射效应,引领带动全员在货运增量行动中担当作为,为货运改革发展注入强劲红色动力。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意识。面对多轮疫情冲击、国内外经济波动、公铁激烈竞争等造成货运量下行的严峻挑战,通过经常性开展专题学习、专题研讨等方式,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铁路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去年11月28日国铁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振芳到义乌西货场调研时提出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保安全、稳既有、挖潜量、提效率的工作思路。
  二是发挥组织优势,形成推动合力。坚持统筹推进,以全路党内优质品牌为示范,以集团公司党内优质品牌为重点,构建起党内品牌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引导党支部竞相发力,通过学习践行服务理念和创建经验、党员结对精准对接项目落地等形式,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经营创效优势。注重过程管理,定期专题研究党内品牌建设,组织专业技术骨干参与党内立项攻关,将营销攻关等情况纳入党员积分制管理。
  三是释放品牌效应,激发创优活力。运用立项攻关解决影响和制约货运增运增收的重点、难点问题,形成提升经营业绩的实用成果11项。突击奉献展风采,义乌西货运站5名青年党员班组长,在疫情封控期间带头坚守岗位近30天,确保中欧班列正常开行;新安江南货运站组建党员突击队,完成紧急增运农夫山泉饮品装卸任务。党建联建添活力,与地方政府、海关、运营平台等下属基层党组织加强联创联建,建立“难事合办、急事快办、大事联办”等工作机制,有效解决许多结合部难题。
  深化党内立项攻关 激发创先争优活力
  让党旗在铁路科技信息领域高高飘扬

  申铁信息公司党委
  作为集团公司唯一的信息化专业公司,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持续深化党内立项攻关活动,有力提升公司科技信息化管理水平,顺利通过CMMI3级(软件能力成熟度)资质认证,申请软件著作权39项,获得国家级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
  一是把准立项方向,统一攻关意志。强化学习研讨,确立了把深化党内立项攻关打造成引领科技信息工作创新创效红色引擎的思路。深入实地调研,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文章50余篇,有价值的“金点子”1000余条,明确主攻方向。聚焦主攻重点,牵头定期召开重点项目推进对接会,明确33个重点项目为党内立项攻关课题。
  二是发挥组织优势,提高攻关质量。将党支部作为立项攻关的实施责任主体,成立攻关小组,到华为、联想公司等先进企业“取经”。将党员在立项攻关活动中的现实表现纳入积分制管理项点,作为岗区评选的重要参考依据,并将攻关成果作为岗位职级晋升、津贴考核的重要内容。集团公司党内品牌——研发中心“先行”首席工程师工作站的党员骨干,顺利完成了动车组故 障 预 测 与 健 康 管 理 系 统(PHM)和金华南智能货场等5个全路级重点项目。
  三是抓好实践运用,释放倍增效应。组织技术团队对立项攻关课题进行综合评价和效果认定,并推动一大批攻关成果在全局、全路乃至路外得到推广运用。比如,PHM项目已经应用到18个铁路局集团公司,覆盖全国82%的动车组列车,年节约成本近亿元。市域铁路项目拓展到连云港、台州、宁波等地,创造营收近1.5亿元。广泛宣传各种党内立项攻关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先后涌现出上海市劳动模范杨友兰、火车头奖章获得者陈玉锋、国铁集团优秀共产党员施文忠等一批先进典型,带动形成了典型引路、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让党旗在铁路科技信息领域高高飘扬。
  闯市场 创效益 比贡献
  推动公司经营业绩不断提升

  浙江铁道集团公司党委
  持续深化“闯市场、创效益、比贡献”活动,推动公司经营业绩不断提升,2022年实现考核利润8.1亿元,创历史新高。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夯实“闯市场”的思想和实践基础。通过组织党委中心组学习、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等方式,组织党委班子成员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要求,持续强化政治意识。大兴调研之风,组织党员干部围绕“市场怎么拓、效益怎么来、收入怎么保”等主题开展大讨论227场次,找准光伏新能源等业务拓展新方向,形成调研成果30余项。组织各级党组织加强宣传引导,采取“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宣传光伏新能源、智能物流装备等新产业前景,凝聚了“闯市场”的合力。
  二是强化组织推动,深挖“创效益”的源头潜力。坚持“项目为王、效益优先”原则,党委委员带头认领包保项目,协调解决难点问题,推动32个包保项目全部达到预期目标。充分发挥党支部组织推动作用,做到凡涉及经营管理决策的重要事项,均纳入党支部支委会研究议题,由党支部书记定期跟进项目主体进度、项目责任党员履职尽责情况。组织发动党员骨干领题立项,开展立项攻关,推进攻关项目取得突破。
  三是强化管理考核,激发“比贡献”的精神动力。坚持“公司党委抓总、党支部主抓、党支部书记直抓”的管理模式,将“闯创比”活动纳入党支部季度工作考评和党组织书记考核,强化过程跟踪和监督考核。坚持从目标市场开拓、效益指标完成、对公司的整体贡献度三个维度,量化分解“闯创比”活动考核指标,纳入党支部岗区积分评价指标,实现与创岗建区平台一体推进。坚持典型激励,组织党支部开展“月度之星”评比、“营销标兵”选树等活动,实行挂牌揭榜,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激励党员比学赶超、奋勇争先。
  在大上海保卫战中锤炼组织力彰显战斗力
  华铁旅服公司党委
  积极响应上海市委组织部、集团公司党委号召,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奋力投身站车消毒、方舱保供、志愿服务等战场,充分展示了公司党组织的组织力、党员队伍的战斗力。
  一是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扛起疫情防控责任。坚持科学精准决策,先后6次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议,制定发热旅客应急处置等方案8个,发布人员管控等阶段通知15个。敏锐研判疫情态势,作出200名高铁乘务岗位人员集中管理、上岗人员每天报备的决定。构建“战疫”指挥体系,成立疫情防控申铁指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下设6个工作专班。抢抓方舱医院供餐市场机遇,党委书记、总经理带队到静安区政府营销宣传高铁“华东印记”餐饮品牌,取得保供资质;党委班子其他成员分区域包保盯控,协调解决突发问题200余个。
  二是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凝聚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吹响“战疫”冲锋号,去年3月27日晚,接到上海市全域封控指令,迅速动员43名党员骨干到上海市3大站6小站、3个动车运用所相关岗位坚守;发动上海地区120名党员签订“战疫”承诺书,勇敢投身站车消毒、生产经营、社区志愿服务。锻造坚强战斗堡垒,迅速响应上海市建交委、集团公司党委号召,将集中管理的200名高铁乘务应急人员转化为志愿服务团队,协助闵行、普陀相关社区完成近200吨、3万份蔬菜分装、搬运和3万人次核酸检测采样任务;仅用2小时就召集26名党员骨干驰援黄浦区外滩街道,成立临时党支部,51天共完成16.8万人次核酸采样以及17个小区、21个指定场所环境的消杀。
  三是发扬党员队伍敢打“硬战”的作风。在重大考验中展示先锋形象,在逆行中书写责任,临时党支部书记杜镇江每晚与社区党支部书记碰头,研究次日工作方案,党员骨干杨元幸每天身背20公斤的消毒桶对老式小区进行爬楼消毒,上海地区封控在家的80名党员职工主动化身所在小区志愿者,黄浦、闵行相关镇党委专门送来感谢锦旗和感谢信。拼搏中践行使命,为让方舱医院患者吃到高品质的“一碗好饭”,由党员带头,抽调80人组成专班,先后涌现出上海分公司党支部副书记余建国、乘务四部经理周颖等方舱保供“硬核力量”,累计向静安区8家方舱医院供餐50.41万份、实现收入2046万元。坚守中彰显担当,在岗值守的广大党员干部连续60多天以岗为家,保洁整备部经理唐小军、乘务分公司党总支书记徐萍等党员干部更是连续三个月没有回家,充分展现了华铁党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风貌。
  聚焦“三无”目标发力
  确保车站运输安全稳定

  南京东站党委
  聚焦党员无违章、无违纪、党员身边无事故“三无”目标,把编组站关键作业现场作为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主战场,推动党内“三无”竞赛取得实效。
  一是在增强安全教育效果上下功夫。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对铁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组织党(总)支部充分运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党员、职工的安全教育;通过每月7日“劳动安全反思日”机制、职工现身说法等方式,常态化抓好案例警示教育;利用安全文化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动态宣传车站安全文化理念、安全生产动态、安全工作成效,营造良好安全氛围。
  二是在破解难题上下功夫。从严抓好党内安全分析制度执行,落实“双同双不同”要求,破解党内安全分析不够实的问题。建立规章每日“学一条、问一条、带一条”学练提素机制,组织党员技术骨干举办业务知识、实作经验分享会,分系统组织开展技能竞赛,让党员在分享、竞赛中切磋技艺、交流技术、提升技能,破解党员业务技能不过硬的问题。针对现场安全生产中遇到的具有顽固性、倾向性等“久治不愈”难题,组织开展党内立项攻关,破解安全顽瘴痼疾根治不彻底的问题。
  三是在巩固成效上下功夫。将党员“两违”情况纳入每季政治工作考评、每年党(总)支部书记述职评议考核以及党支部分类定级的重要参考内容。把党员“三无”有关要求,刚性纳入党员积分指标管理。针对违章违纪党员中的“关键人”,党支部进行重点帮教,组织车间(站)、专业科室管理人员与关键党员结对子补强技能。发挥党内品牌和“王文华劳模工作室”等骨干人才队伍优势,定期组织党员骨干到一线班组开展“送教解惑”服务活动,形成了人人争先保安全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