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体化经营激发创效活力

——专访集团公司经营开发部主任顾建峰

要闻
长按二维码 看访谈视频

  记者 朱明轩
  近几年来,非运输业务对集团公司整体经营的贡献度持续提升,广大干部职工对经营开发工作的关注度也随之增长。去年集团公司公布非运输企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一系列创新思路和举措,彰显出经营开发工作的广阔前景和无限可能。日前,围绕今年经营开发目标任务、非运输业务各大板块创新做法、推进运输业与非运输业一体化经营等话题,集团公司经营开发部主任顾建峰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记者:过去一年,面对疫情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经营开发工作仍保持高位增长态势,请问主要取得了哪些新成效和新进步?
  顾建峰:总体来看,2022年,我们落实集团公司提出“经营开发要多作贡献”的要求,面对疫情多轮冲击,以超常举措应对非常之难,最终实现非运输企业考核利润49.1亿元、同比增长13.3%,超额完成年度预算目标。
  具体来看,我们强力推进220个重点项目开发创效。商旅服务板块优化招商策略和商务盈利模式,实现品质与收益“双提升”。资产开发板块顺利完成杭州西站雨棚上盖项目开发,在全路开创先河。建筑施工板块全年新签代建合同达270亿元,拉动产业链近70亿元。制造维修板块与铁科院等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深化产研合作。物流商贸板块大力拓展多式联运、物流配套服务业务,营收、发到量、毛利实现同比增长。科技信息板块建成“非运输企业数智管理平台”1.0版。同时,我们在新能源产业赛道上也取得突破,杭州西站项目顺利并网发电,并实现智能化管理。此外,节支降耗、减税降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企业重组整合、“三项制度”改革等方面,也是硕果累累,经营管理不断规范加强,活力动力得到进一步释放。
  记者:目前经济正在回暖复苏,尤其是春运客发已恢复到2019年九成以上,请问在这样的外部市场条件下,如何完成今年经营开发目标任务?
  顾建峰:今年的外部市场条件,相比前三年必将有本质性好转。特别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要扩大内需、发展数字经济等等,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内部来讲,国铁集团对非运输业务高度重视,不仅出台推动各大板块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还将“非运输业持续健康发展”纳入“六个现代化体系”。集团公司也对非运输业务提档升级作出一系列部署。我们相信,只要抢抓机遇,铁路经营开发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
  当然,完成今年安排的非运输企业考核利润51.5亿元的预算目标,还有不小的难度。虽然同比仅增加2.4亿元、增幅4.9%,但剔除去年资产处置的一次性收益、争取的减税降费政策“红利”,综合考虑房租减免与扶持政策翘尾因素,同口径比较今年考核利润同比增加要达到6.7亿元以上、增幅13.6%,这样来看,任务是相当艰巨的。
  同时从自身来看,我们在自主经营、品牌建设、“三项制度”改革等方面,还没有实质性、全方位的突破。因此,我们强调要坚决把创新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着力培育一支专业团队,适新应变、创新经营,进一步做实做强产业发展。
  记者:创新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请问今年非运输业务的各大板块,有哪些创新做法?
  顾建峰:今年,我们的工作思路还是坚持“项目为王、效益优先”,聚力创新、聚焦重点,围绕200个重点项目,做优品质、做大市场、做强企业。
  一要更加重视招商引资。重新修订站车商业、房屋出租的招商管理工作细则,推广组建招商中心,变“坐商”为“行商”,打造公平公开公正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企业、商家投资合作,确保有效竞争、充分竞商,进一步提升铁路资源价值。
  二要更加重视合资合作。积极与地方政府、行业龙头、国际品牌,施工、设计单位,科研院所以及路内单位进行对接交流,合作推进土地综合开发、工程业务拓展以及工业产品制造维修等。
  三要更加重视品牌建设。比如,商旅服务板块,将重点推动自营业务提质升级,不断增加布点,创建示范窗口、服务标杆,进一步改善旅客消费体验,提升旅途易购、华东印记、上铁旅行管家等“铁”字招牌影响力。
  四要更加重视市场拓展。探索推动商旅业务由候车旅客为主向周边居民辐射、由客运配套为主向街区商业功能拓展;联合兄弟局集团公司,探索建立区域性工业制修产业协同发展机制;以“平台化”“数字化”创新,做大托盘租赁等物流业务;分类打造一批典型的新能源产业场景,力争早日形成可观的经营效益。
  五要更加重视数智赋能。进一步打造“非运输企业数智平台”2.0版,以“业务需求”为引领推动流程再造,以“数据治理”为抓手深化业财融合,以“价值挖掘”为目的加速数据“变现”。
  六要更加重视企业转型。指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加速核心知识产权布局,推动企业资质升级,争取更多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记者:国铁集团提出要推进“运输业与非运输业一体化经营”,请问如何贯彻落实这一理念?
  顾建峰:推进“一体化经营”很有必要。经统计,2022年,非运输企业从运输主业取得的业务收入达42.5亿元,合计增加纳税1.5亿元。对集团公司来讲,这些业务从“左口袋到右口袋”,并不直接增加整体经营利润,但增加总体税赋支出,特别是部分业务存在提取管理费后简单外包等情况。
  今年我们要按照国铁集团部署,立足“整体利益最优化”,重点会同相关部门,探索建立四项机制。一是健全完善业务分工协调机制,围绕“四个更加有利于”,也就是更加有利于安全风险控制、更加有利于经营风险防范、更加有利于外部市场开拓、更加有利于效率效益提升,来系统研究优化业务分工和布局,科学回答“某项业务由谁来完成更合适”。二是健全完善资源优化配置协调机制,围绕房屋、人才、资金、资质等各类资源,搭建公开、透明的供需信息平台,定期组织研究,形成内部调剂或科学调配方案。三是健全完善预算管理机制,按照“充分体现价值贡献”原则,研究关联业务以何种标准、何种方式的清算机制,相应调整预算安排,减少关联交易。四是健全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对优化调整后实现的整体利润贡献,探索引入新的考核指标,如“综合贡献”或“视同完成”,经集团公司认定后给予考核激励,有效推动运输业与非运输业一体化经营。
   记者:请问今年在经营人才、项目团队建设方面,我们将如何提升?
  顾建峰:干好一个项目、闯出一番事业,离不开好的团队。今年,我们要继续用好大学生分配、局内单位交流、市场化引进、多元化用工等路径,多渠道引进人才、补强短板;切实加强专业能力教育培训,高质量组织好各类培训班,鼓励员工主动学习提素质,自主参加学历提升、考证深造;同时最重要的还是营造干事创业氛围,无论是选拔任用,还是考核奖惩,我们都要树立鲜明导向,有作为才能有回报、才能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