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专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集团公司电务系统加强专业管理勇当排头兵纪实
字数:2,354 2023年04月14日 要闻
  实习记者 宋亚堃 
  经过快速发展,集团公司管辖线路里程目前达到13749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达到6704公里,电务换算维修工作量超过100万组道岔,位居全路第一。面对超大规模维修体量带来的考验,集团公司电务系统聚焦排头兵目标,持续加强和改进专业管理,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管内信号年故障量从2012年的199件下降到2022年的117件,十年间故障率下降75%;在国铁集团年度专业考评中5次获得第一名,12次在全路专业会议上作经验介绍……”谈到电务系统近年来取得的成绩,集团公司电务部主任陈伟革如数家珍。
  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
  集团公司电务部以专业管理为主导,围绕科学立标这一关键点,不断强化顶层设计,逐步构建起一个完善的“KNOW-HOW”(技术诀窍)体系。
  控制安全事故和降低设备故障,需要完善的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作为支撑。为给现场实际工作打造一把“标尺”,电务部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发挥首席工程师工作站等专家团队作用,对各类技术标准进行深入研究、精准设定。“经过专家团的不懈努力,我们率先建立轨道电路信息读取器接收灵敏度测试的技术标准,填补了全路在这项技术标准上的空白。”电务部副主任韩兵自豪地说。他们还不断完善理论基础,对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进行找茬纠偏,针对发现的311个问题,及时修订完善、堵塞漏洞。
  “这本《安全科工作标准手册》对科室的工作职能、流程、标准等事项进行规范,让管理人员在具体工作中有章可循。当出现人员调整时,接续人员也能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合肥电务段安全科科长陈冠军介绍。近年来,在电务部大力推动下,各电务段积极健全制度,制定一系列管理规章,形成规范性指导意见,不仅管理要求更加清晰,还能防止人员变动造成的管理真空。此外,对于新的规章、文件,电务部配套制定解读口径,进行条款注释,组织各电务单位通过科务会、点名会等形式向干部职工传达学习。
  让技术秘诀从“一株独秀”到“春色满园”。电务部把系统内技能大师的宝贵经验和技术诀窍进行总结提炼固化,转化为标准的作业流程进行推广。当前,道岔适应性调整“七步法”便是对铁路工匠冯明的“独门秘诀”进行研究解析后总结提炼出来的,可以有效解决道岔卡阻惯性故障易发多发问题。同时,电务部主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把232个工作流程标准拍成作业指导书视频,内容覆盖设备检修、施工配合、应急处置等关键作业,便于职工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
  完善运作机制,层层落实落细
  有果必有因。近年来,从电务部、电务段、车间到班组,各项工作都能扎实推进、有序落实,究其因,主要得益于电务专业管理运作机制。
  走进集团公司机关1号楼电务部办公区,一张巨大的年度任务重点工作展开表张贴在墙面上,共6大类、37项、99条推进措施。“按计划,月底前要对排名靠后的车间、班组、人员进行分析,制定帮扶措施。”电务部通信科科长诸叶刚在科务会上对月度工作进行督促。他介绍,以1个处室、5个科室以及各电务单位为要素构成“1+5+N”年度计划矩阵,对照清单可以有效避免工作中“脚踩西瓜皮”现象发生,还可以对未完成任务的科室、单位考核提供依据。
  依托大数据,用好电务双重预防机制运行管理系统,为薄弱车间、班组和人员“画像”。“职业素养99分,作业执标100分……总分499分,被评为四星级,该星级平均分为497分。”打开合肥电务段合肥东三场信号工区工长陈思聪3月份的“电子画像”,一项项体现工作成效的数据清晰展现。该系统通过数据智能分析,能直观反映出每名职工月度工作整体和细节情况,真正做到“一人一档”。经过对车间、工区进行“画像”,综合分析,得出总体概况,及时对发生安全形势严重滑坡、安全生产组织不力和管理质量明显下降的车间班组进行帮促,着力在找问题、析原因及落整改上下功夫,确保达到治标治本效果。
  制度落实无障碍,现场有“雷”随时清。电务部在专业管理中,坚持“问题再小也不能藏着掖着”,坚持实施自曝问题免责机制,各电务单位主动“上交”问题清单,不仅可以免责,还可以在月度排序中得到相应加分。电务部还不断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各电务单位扎实推进计分制、末位淘汰制、竞争上岗等具体措施落实,不断打牢专业管理基础。
  培养人才队伍,构建坚实保障
  长三角地区路网密集,客货列车开行密度大,电务专业设备越来越先进,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打造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是电务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3月16日,今年一季度电务系统业务抽考在蚌埠职培基地举行。南京电务段黄山车间休宁工区副工长金辰坐在电脑前,选择与本岗位工种相符合的题库进行答题。“现在的抽考题库很贴合实际、实效性更强, 理论试题能直接指导工作,有利于作业标准更好落实。”金辰讲述着其中的变化。
  电务部按照“干什么、考什么”原则不断优化抽考模式,增加“自选”功能,职工可根据不同类型选择考试题型,有效防止考题“一刀切”弊端。修订题库时,删减了纯理论、脱离现场作业的题目,各类岗位仅300题左右,受到职工们好评。此外,他们还建立实训基地,共建成集团公司级1处、段级8处、车间级30余处,并在大部分班组配备小型练功台,便于常态化开展学技练功,促进提升岗位实作技能。
  “有了集团公司提供的平台,我才有机会到拉林铁路进行帮扶交流,短短三个月提升了很多。”电务部信号科桑迪回忆道。经过努力,桑迪已从工程师升任为联锁主任。电务部持续加大挂职锻炼力度,让职工在多岗位、多环境的复合历练中增长才干;不断拓宽锻炼渠道,利用重点任务,有计划地选送青年人才深度介入、全程参与,在实践中提升业务能力。自管内首条高铁建设以来,电务系统在30多条新线建设中,共选派青年职工4200余人次进行实践锻炼。
  电务部还注重用好“赛马”机制,坚持每年组织一次职业技能大赛,近年来先后涌现出全国技术能手3名、全路技术能手43名、全局技术能手83名。此外,电务部还发挥专家团队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专家带队、名师带徒等方式促进电务专业人才队伍不断成长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