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按二维码 看访谈视频 记者 陈凯
日前,集团公司劳卫部主任韦春涛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就坚持以职工为本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组织机构改革、生产和劳动组织改革,保障职工工资稳步增长;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搭建技能人才成长平台,拓宽技能人才发展空间;深入推进健康上铁建设,持续提升职工健康水平,增强广大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和职业荣誉感等职工关心的问题,回答了本报记者提问。
记者:去年集团公司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疫情考验,安全、运输、经营等各项工作受到较大影响,请问面对困难和挑战采取了哪些措施?
韦春涛:去年,面对严峻疫情形势,集团公司上下共同奋斗、不懈努力,为打赢“大上海保卫战”贡献了“铁”力量。同时,集团公司沉着应对年末疫情感染高峰,在极端困难情况下保障了职工身心健康,确保了运输安全畅通。我们围绕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目标,积极推进组织机构改革、生产和劳动组织改革,以及市场化用工和分配改革。坚持节支降耗,深入开展劳动力调剂,盘活用工存量。组织第二届长三角地区铁道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推进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选树表彰一批上铁工匠、全局技术能手等高技能人才。在经营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全力保障职工工资收入稳定增长,职工的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记者:具体到每个单位和每名职工,要从哪些方面去努力,才能保证工资收入稳步增长?
韦春涛:从2015年起,集团公司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一直稳居全路第一,这既是国铁集团党组关心关爱的结果,更是集团公司长期以来锐意改革、干部职工努力拼搏的结果。要保证工资收入稳步增长,首先,要了解集团公司工资总额大盘子是怎么来的。国铁集团对铁路局集团公司实行工资决定机制,也就是大家说的工效挂钩。主要考核四项指标:安全、运输总收入、盈亏结果、劳动生产率。按照目前国铁集团总体安排,如果完成今年下达的运输总收入、盈亏目标,劳动生产率不下降,不发生较大以上事故,集团公司工资总额将有4%的增量。所以,全体干部职工要努力保安全、增效益、提劳效,争取更好的经营业绩,不断做大工资总额大盘子。
工资总额大盘子确定了,那么如何分配到各单位呢?集团公司对各单位同样实行工效挂钩。总体上,各单位工资总额与安全生产、运输生产任务、财务收支和劳产率等指标挂钩考核,体现在结果上,就是要看安全能不能保住,生产经营任务完成得好不好,劳产率高不高。具体到职工个人,就是要按标作业,没有违章违纪,多干活干好活,多为单位作贡献,就能增加工资收入。
记者:人才是“第一资源”,成长成才也是每名职工的渴望。技能人才的涌现,既需要职工自身努力,更离不开组织搭建舞台,请问为帮助技能人才成长采取哪些举措?
韦春涛:技能人才是铁路职工队伍的主力军,集团公司始终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今年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帮助广大技能人员成长成才。
一是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搭建技能人才成长平台。技能竞赛是职工提升水平、展现风采的最好机会。今年是技能竞赛“大年”,国铁集团将组织第七届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这个是国家级竞赛。集团公司将牵头举办第三届长三角地区铁道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并办好第十届集团公司职业技能竞赛,分别是省部级和集团公司级。各专业系统和站段也将广泛开展相应层级的竞赛,预计覆盖50个工种、8.3万人。这个范围是近六年最大的一次,希望广大职工积极踊跃参加。
二是实施“新八级工”改革,拓宽技能人才发展空间。集团公司优化技能等级设置,将现有的五个技能等级拓展为八个等级,同时健全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主要目的就是拓展技能人才发展空间,调动广大技能人才立足岗位、提升技能、敬业奉献的积极性。这项工作对广大技能人才来说是一件大好事,我们将按国铁集团统一部署有序组织推进。
三是加强劳务工队伍建设。随着多元化用工模式的推进,劳务工已经成为技能人才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客运系统已经成为主力军。今年,集团公司将从两个方面抓好劳务工队伍建设。一方面是建立健全劳务用工规范化、全过程的管理体系和办法,加强劳务工培养、选拔和使用,建立工资收入正常增长机制。另一方面加大劳务派遣工择优转正力度,自2014年开启这项工作以来,已有1000多名优秀劳务派遣工转为正式职工,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劳务工扎根岗位、勤奋工作的积极性。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增加择优转正名额,让更多劳务工实现职业发展目标。
记者:职工健康维护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扎实有效做好这项工作,全面提升职业健康工作质量和健康保障水平?
韦春涛:近年来,集团公司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结合健康保障新形势新需求,制定下发“健康上铁”建设实施方案。下一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做好职工健康维护和保障工作。
在疫情防控方面,不管是单位,还是职工个人,都要落实好国家“乙类乙管”新政策新要求。尤其职工个人,要正确认识到“乙类乙管”绝不是放任不管或放松管理,而是更加清楚自己是健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不能掉以轻心,仍要做好个人防护。
在健康体检方面,针对职工个性化体检需求,集团公司协调体检机构,推出“阳康包”“B超包”等自选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就医诊疗便利。此外,还将大力推进职工健康食堂(伙食团)、心理减压室建设,逐步在重点场所添置自动体外除颤仪,全方位保障职工身心健康。
在健康休养方面,去年因疫情影响,健康休养未能正常开展,今年集团公司将加大力度。在休养内容上,丰富休养项目,优化活动安排,提高伙食费标准,改善休养环境,为休养职工创造更好休养体验。在休养计划上,安排8000人以上,积极与外局沟通协调,进一步提高跨局休养比例,初步安排2800人,比如跨局交换厦门、成都等地。同时,继续向机车乘务员等主要行车工种和高技能人才倾斜,体现对他们的关心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