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善华
《跨海之战》一书是我阅读了刘统教授的《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之后决定购买的。通过《北上》,我看到了一位掌握史料极为丰富翔实、治学严谨,具有使命担当精神和学术修养深厚的学者。
这样的特点同样也体现在《跨海之战》一书中。刘统为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长期从事历史地理、中共党史、战争审判研究,是国内著名的党史和军事史专家。前段时间播出的电视剧《破晓东方》就是根据他的著作《战上海》改编的。在《跨海之战》中,刘教授以广阔的视野,将金门、海南岛、一江山岛等上世纪50年代沿海岛屿作战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从国共双方斗争的全局和国际政治大背景来解释这些战役的决策结果和影响。同时,该书也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空军初创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1949年10月攻打金门,是场悲情的战斗。当时,由单一陆军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并不掌握由各兵种联合的复杂登陆作战,以为渡海作战也和陆地上一样,一个冲锋就能把国民党军队消灭在海岛上。因不掌握潮汐规律船只搁浅,没有后续支援孤军奋战,上去的解放军四个团苦战三昼夜,最终弹尽粮绝完全失利。部队半数壮烈牺牲,半数因负伤和失去战斗力,无一人一船返回。金门之战虽然规模不大,但教训却是沉痛的。之后,解放军将领就开始研究渡海登陆作战的特点,并在各方面进行充分准备。
因当时历史条件限制,海南岛之战无法得到海空军的配合。但为了给刚解放的大陆创造一个安宁的环境,夺取东南沿海的战略主动权,毛泽东指示攻打海南岛。
解放军指挥员深入调查研究潮汐气象航道情况等,训练士兵海上作战能力,将迫击炮搬上木船与敌抗衡,用改装的汽车发动机提高帆船航速。指挥员不照搬苏联专家的教条,与岛内的琼崖纵队里应外合分批偷渡,创造性地解放了海南岛(两个月后朝鲜战争爆发),并在世界登陆作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
刘统教授的《跨海之战》一书,史料翔实充分。“征引文献”就有八大类120多卷本。去年末他去世后,刘教授夫人说,他夜晚回来后最高兴的事就是“今天又读到了许多好资料”。刘教授创造性地用中国古典史学的方法研究军史党史,其作品展现了丰富的历史价值。
1955年年初解放一江山岛时,张爱萍是司令员,大战在即,海陆空联合作战已剑拔弩张。张将军突然接到总参来电要求推迟开战,张将军与前指司令员和参谋长王德紧急商量后,一致认为各项准备已经完成,部队已进入待机地域,天时地利人和失之而不再来。于是他亲自电话总参,明确表达自己的意见。中央军委授权国防部长彭德怀,一江山岛终于在我三军协同下被攻克。这是一次成功的初具现代化登陆作战规模的战役,反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成长为具有现代作战能力的合成军队,作战水平跃上了一个新高度。因史料的丰富,我们从鲜活的事实中看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付出的艰辛努力,以及党的领导人实事求是敢于胜利的气魄。
刘统教授视民族历史为生命,他的《北上》《跨海之战》,以纪实性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了党和军队在中国革命道路上惊心动魄的历史时刻,以及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他感召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勇气、智慧和力量,知史爱党,知史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