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东策指导把木块塞到正确位置 (谢修章 摄) 通讯员 谢修章
“您这两块小木头可帮我解决了一个大难题。”4月11日早上,杭州北车辆段乔司检修车间落成班工长吴东策,对着老师傅薛守俊拱手致谢。
吴东策说的这个大难题,是指自己班组落车后常会遇到“二次调簧”。所谓“二次调簧”,就是当修竣的转向架与车体落成组装后,如质检发现枕簧不正位、未落入卡槽甚至窜出,必须进行第二次架车,把枕簧调整到入槽状态。如果不调整,就会造成车辆运行中减震作用不良,增大配件“松、脱、断”的风险,构成行车安全的隐患。
吴东策每天对“二次调簧”也是格外关注。经估算统计,包括二次架车在内,调一次枕簧的工时一般要三分钟,平均每天要调十三次。每天要耗时四十分钟。
一个月前,吴东策专门跑去找原工长薛守俊“取经”。他们一起倒查故障、分析原因,发现修竣的转向架从转向架线下班支出时虽然符合标准,但在天车吊运起落过程中,枕簧内卷会因震动而导致移位脱槽。
“做两块塞木卡住摇枕与侧架的间隙,支撑固定了这一部分空间,枕簧就没有跳起来的空间了。”薛守俊很快做好两块小木头,塞在摇枕与侧架交叠处。吴东策一看,这木头就像一个放大几十倍的阶梯塞尺,可适用六种不同间隙尺寸。“我马上组织班组骨干进行改进,以后吊运转向架前都要先塞上这两块小木头。”吴东策高兴极了。
这个办法试行一个月来,“二次调簧”现象都没有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