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川沙吃本地汤圆

字数:781 2023年04月25日 汽笛
  李庆鸿
  汤圆是我国江南地区家喻户晓的传统食品,但上海市区具有传统地方特色的正宗本地汤圆店却是凤毛麟角,难以寻觅。
  春季,各式蔬菜争相上市,也是品尝本地汤圆的好时机。日前,笔者偕同几位亲朋好友去我的祖居地浦东川沙游览。中午时分,在川沙古镇的街市上,寻到一家仅有一开间门面的百年汤圆老店。走进店内,只见空间狭小的前半间只摆得下3张桌子。隔窗望去,后半间便是厨房。厨房内有三四位本地阿姨、阿婆正忙着做手工汤圆、煮汤圆……
  见有客人进店,一位相对年轻的阿姨操着满口的浦东方言,向我们热情介绍本店的各种汤圆。“荠菜鲜肉、赤豆细沙、芝麻黑洋酥、红枣核桃仁,统统4元钱一只,我们的汤圆馅子新鲜、做工考究、份量足。”她指了指热气腾腾的厨房,信心十足地说。
  经不起肥美汤圆的诱惑,我立刻点了两只荠菜鲜肉汤圆,其他的各色一只,共5只。阿姨朝我笑了笑,她似乎见我年纪不小,胃口倒蛮大。
  不一会儿,5只滚烫的汤圆端到我面前。我轻轻咬了一口荠菜鲜肉馅的,外面的糯米层又软又糯,可拉成长丝,一股鲜香扑鼻而来,汤圆汤汁饱满,太好吃了。怎么不见荠菜?但嚼在嘴里,除了肉糜,还有荠菜根茎的感觉。
  正在包汤圆的老阿婆见我吃得津津有味,就走到我桌边,笑着问我:“味道怎样?”我连连称好。她接着介绍说:“我们店里汤圆用的糯米、芝麻、赤豆、红枣都是去年秋收的新货,特别香。”原来,该店馅料加工十分讲究。黑芝麻炒熟后研磨成极细的芝麻粉,再混合新熬好的猪板油,冷却后再加点白糖拌匀,搓小团成馅。豆沙馅是新赤豆煮烂后去皮,再磨成细沙搓团成馅,这样的手工细沙汤圆在如今的上海已不多见了。
  品尝完百年老店的汤圆,感觉非常鲜甜。漫步回暂住地的路上,脑海中不禁填词一首《蝶恋花》(传承):“川沙老镇品汤圆,丝滑糯软,蕴乡土情缘。精料细作显特色,地方文遗承真传。平凡之中见非凡,众多妪嫒,献艺在长远。今番热衷做汤圆,来日芳馨满春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