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扬
妻子即将生产,在山西独居的父亲不放心,前来南京看看。白天我要上班,便让他自己出去转转。
“从地铁4号口出来,再到公交站换10路……”我关照父亲,抬头看了看表,已是晚上10点半。
“美术院要预约吗?”父亲仍追问着明天计划出行的细节。此时我在准备明日我和妻子的早饭。
他戴着老花镜,伏在客厅的茶几上,右手握着笔,左手按着微微发黄的小本子认真记着。我则盯着手机导航,把明天他要的路线复述出来。春天的夜里,细雨敲打着阳台的窗,昏黄的灯光让我们像一对师徒。
“你们大城市出门忒麻烦,汽车换地铁,有时还要坐轮船,来回两钟头,有这时间我都到太原了……”“菜场好多菜都没见过,不知怎么吃也不敢买。”
“其他垃圾、厨余垃圾……到了你这,我路认不得,垃圾不会分,擀面杖也买不到,快成废人了……”
父亲这几日开启了“吐槽”模式,自嘲地开玩笑,倒也确实反映了近期的尴尬。
最近我回家时,桌上常会出现一些好吃的。比如硕大的草莓、芒果,或是椰青、富硒葡萄。父亲说了,这些吃了对孕妇有好处。
“在老家没见你这么舍得买,乱花钱,下次别买啦!”“这个草莓又大又红,哪里知道它酸得厉害。”父亲边说边生气。虽这么说,但由于买得多且杂,几天下来,家里本来空荡的冰箱已被父亲填满。其实我和妻子知道,他在老家的冰箱东西很少,这是他关怀我们的一种方式。
再过几天,父亲要赶在“五一”客流高峰前回到自己的“地盘”。虽然每日“吐槽”减少了,但他显然不太适应这里的生活。是啊,时代发展太快了,他有些跟不上,这也让我更加清晰地意识到,以后的以后,轮到我来照顾他了。
孩子即将出生了,父亲取了6个名字给我和妻子参考,到底叫哪一个好呢?我们还在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