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 摔泥炮

字数:945 2023年06月02日 汽笛
童年的梦 刘静文(11岁) 作

  陈家玉
  大平9岁,家住村东头;我7岁,家在村西头。
  我身体弱,爬树凫水都不行,更不敢和谁撂跤,小伙伴们都不爱和我玩。
  大平长得皮实,蹿蹦跳跃像只猴,高他一头的孩子,他都敢撂跤。你看他双手把裤子往上提提,朝手心啐口唾沫,搓一搓,腰一哈,呼地冲过去,一把搂住对方的腰,使劲,下绊,对方就是一个仰八叉。
  我对大平佩服得不行,放学就跟他一起玩,像个小尾巴。
  农村的孩子玩什么都离不开泥、离不开水,离不开泥里水里长出的东西。
  有一种叫“摔泥炮”的,玩的就是一坨泥。
  爬树、戏水、摔跤时,我都是看着大平他们玩,像只小瘟鸡,只有玩摔泥炮,大平才离不开我。
  摔泥炮,是先到水塘边挖坨黄泥,找片平整的空地,自愿配好对就玩开了。
  泥炮做成圆形烟灰缸的形状,口朝下,高高举起来,用力摔下去,靠气流冲击,“啪”的在底部炸个洞,对方按洞的大小“赔”泥,如果摔成稀巴巴炸不响,就要把泥给对方一半。有口诀:“炸烂边,赔到天;稀巴巴,赔到家。”谁的泥赔完了,谁就输了。
  洞炸得大小虽与摔的力气有关,但更关键的是在泥上;而泥的功夫又在“和”上,就像和面一样。
  我是和泥的高手。从塘边挖来的是生泥。在地上摔一摔,粘上灰后,双手再用力揉搓成熟泥。力道和时间是很有讲究的,力道大了、时间长了会破坏泥本身的筋骨;力道小了、时间短了又熟不了泥。大平是力道大时间短,泥炮没有筋骨,摔下去时,洞炸得小。我的力道恰到好处,还细心挑出泥里的沙子,这样泥炮就不会跑风漏气。
  我做炮,大平摔。只见他深吸一口气,胳膊抡圆了,“啪——”,清脆响亮。乖乖!“炸烂边,赔,赔,快赔!”,对方极不情愿地把泥递过来。
  小伙伴们说我俩是牛郎配织女——绝配。每次玩摔泥炮,对方很快就赔光了泥落荒而走,我俩便再找下一个对手。我说:“不怕死的就过来。”大平叉着腰,威风凛凛,像黑猫警长,我捧着一大团泥站在他旁边,耀武扬威。
  渐渐地,我有了小心思。我想:如果不是我的泥和得好,大平能这么牛吗?不如离开他,单飞。有一次,我做好了泥炮,背着大平,啪地摔了,可惜是个稀巴巴。大平气坏了,冲着我一顿吼,我却一声不吭地扬长而去。
  我和大平分开后,摔泥炮老是输,虽然我尽力学着大平的样子,但不是稀巴巴就是只炸出个小洞。
  那一天,我找到大平。我俩和好了,又开始赢了。
  于是,我明白,互帮互助多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