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新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在南京市汉口路小学读五年级,加入了少先队并被选为小队长,心里高兴极了。发了一个“一道杠”臂章,我整天戴着。
那时候,在路上碰到少先队干部,都要行队礼。一天,我遇到了一位“两道杠”的,他郑重地向我敬了个少先队礼,我慌忙还礼。后面的同学吃吃笑起来,我不解其故,问道:“还礼不对吗?”一位同学嘴快,他说:“你还没戴红领巾哩!”我脸红了,好尴尬。
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是烈士鲜血染红的。戴上它,何等光荣。加入少先队后,我梦寐以求的事就是戴上红领巾。可是,我家庭经济太困难了,我与外祖母相依为命,生活来源全靠政府救济,买一条红领巾不是件容易事。于是,我无奈地摘下了“一道杠”臂章,不再行队礼了。
直到有一天,上学途中遇到老邻居家的大姐,她在南通商场任经理,知道我的难事后,马上拉我去店里买了一条鲜艳的红领巾,我清楚地记得价格是三角三分。
有了红领巾,我重新戴上了“一道杠”,又能行队礼了。
有一天,从我校转学的老同学回班级看望大家,他提出一个问题:少先队活动没资金怎么办?
同学们热烈讨论开了。有人说,有钱就活动,没钱就不活动呗。有人说,有零花钱的就掏出来,这是大家的事啊。有人不同意,因为班里穷人家孩子多,哪有零花钱?我鼓起勇气发言了。我说:“别看我们年纪小,我们志气大。我们可以动脑筋想办法,挣点小钱。”有的小朋友问:“我们有什么办法?”我胸有成竹地回答:“学校操场边有块荒地,我们可取得学校支持,种一块少先队菜地,种点青菜萝卜不是可以赚点小钱吗?”大家一听,眼前一亮,有人带头鼓起掌来。
后来,在学校的支持下,一块少先队菜地诞生了,春种秋收,蔬菜长势不错,少先队有了一点活动经费了。
有一次,我跟学校的中队长去参加新华书店举办的读书座谈会。
座谈会开始时,中队长第一个发言,有条有理,滔滔不绝,我听了十分羡慕。
事后,我悄悄问他,你为什么要抢着第一个发言呢?他回答:“第一,先发言事先要充分准备,才能畅所欲言;第二,可培养自信和勇气,挑战自己,临阵不怯场,同时也可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施展才能与展示智慧;第三,既然是代表学校参加座谈会,就要努力为学校争光。”
他的话说到了我幼小的心坎里。从那时起,每逢座谈会、讨论会,我都会事先做好充分准备,抢先发言。久而久之,语言表达能力就练出来了。从少年到青年,从壮年到晚年,当众讲话我都可应对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