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明轩
酷暑时节,风携热浪。金华货运中心义乌西货场内,繁忙作业的龙门吊运转不停,进出货场的集装箱卡车川流不息,印有“中欧班列”字样的集装箱随处可见。作为集团公司管内最早开行中欧班列的货场之一,从这里发出的“钢铁驼队”日益壮大,全路每开行100列中欧班列,就有近8列来自于此。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是义乌中欧班列跨境货物运输开行第十年。截至7月31日,义乌中欧班列累计开行5100列,发送货物500686标箱。这条以义乌为起点的新丝路日益畅通快捷,跨境出口更加高效便利,到发运量逐年递增,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服务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连通欧亚 辐射效应不断扩大
7月29日10:18,满载110个标箱出口货物的X8020次中欧班列从义乌西站鸣笛启程,前往西班牙马德里,标志着今年全路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达10000列,较去年提前22天“破万”,发送货物108.3万标箱,同比增长27%。这也是义乌今年开行的第761列中欧班列。
时间回到十年前的2014年11月18日,首列义乌中欧班列从这里出发开往马德里。全程13052公里,历时21天,横跨欧亚大陆8个国家,成为我国里程最长的中欧班列线路。
十年来,集团公司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认真贯彻落实国铁集团部署要求,充分发挥战略通道作用,保障中欧班列稳定畅通,开行规模稳步扩大。
2015年5月18日,首列“红酒专列”从马德里开出驶向义乌,标志着义乌中欧班列正式实现常态化双向开行。2017年7月19日,首列从欧洲发车的布拉格至义乌中欧班列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迈特兰斯火车站鸣笛启程。2020年3月21日,全路首列运送防疫物资的中欧班列从义乌西站启程驰援西班牙。
“从开行初期每年不足百列,到2016年开始,连续六年平均增长率达60%。”集团公司货运部多式联运科科长李琳介绍,“中欧班列以其全天候、大运量、绿色低碳、畅通安全等比较优势,越来越受到沿线各国客户的青睐。”
从开行初期的零星发运,到日均到发4至5列。十年间,义乌中欧班列这支“钢铁驼队”,满载各式各样的“中国制造”加速驰向欧亚各国。其背后,正体现着跨境货物运输的旺盛需求,以及我国外贸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策马扬鞭奋蹄疾,乘势而上正当时。集团公司紧抓机遇,不断提升运行品质和运输效率,义乌中欧班列辐射效应不断增强,班列开行加速驶入“快车道”。
夯基垒台 点线能力持续增强
凌晨时分,义乌西货场内仍然灯火通明,5台集装箱专用门吊全负荷运转,热火朝天地装载一列即将发往德国汉堡的中欧班列。依托北斗卫星导航的精准定位和系统智能规划的最优路线,5台门吊同步作业精准抓取目标箱,全程不走一步“冤枉路”,仅用时40分钟即可装完一列55节编组的中欧班列。
得益于集团公司在义乌西货场率先投用的集装箱智能场站管理系统,“找箱”在这里彻底成为“过去式”,装卸设备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不仅打通了各平台之间的信息孤岛,还实现了集装箱落箱定位、箱场搬移、路径优化、门吊装卸等全流程图形化操作,作业效率提升30%。
“我们还在改造货1、货2线的基础上,延长扩建2条集装箱装卸线,新增一台40.5吨集装箱专用门吊,进一步提升场站能力,可满足3列55节编组的中欧班列同时进行装卸作业。”该中心义乌经营部中欧集装箱班组班组长徐贤通告诉记者。如今,义乌中欧班列国内段最大编组辆数和牵引质量已分别提高至55辆、3000吨,较班列运行初期分别提升34%和20%。
点上能力持续增强,通道能力同步提升。为保障中欧班列开行稳定畅通,该中心与海关、平台公司等相关企业单位共同构建中欧班列集货、疏运模式,实现启运地海关一次施封,中转地、出境地海关无须改变施封状态直接放行的通关模式。同时精心打造跨组织、跨区域、跨领域、跨行业的功能性合署办公平台,高效解决运输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他们还通过优先承运、优先吊装、优先挂运,进一步加快班列运转效率,及时申请增开图定计划外的班列,满足临时性货源运输需求。
在硬件与软件的双重加持下,义乌西货场的装卸能力显著提高,运输组织更加顺畅,中欧班列集积时间比原来压缩近4天,途中运到期限压缩至海运的四分之一,全程物流成本降至航运的五分之一,大幅提升义乌中欧班列品牌竞争力。
双向奔赴 新丝路响彻“驼铃”声
两千多年前,驼铃商队穿越茫茫大漠,走出了一条连接东西方的丝绸之路。而今,中欧班列满载货物往来西东,新丝路上重新响起了“阵阵驼铃声”。
义乌市是我国首批17个国际陆港城市和国家二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又是全世界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和集散中心,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出口运输需求旺盛。今年上半年,该市进出口总额达2689.7亿元,同比增长21%。
从小商品制造到买全球卖全球,义乌在不断转型升级,义乌中欧班列也不断与时俱进。出口商品从小商品、五金电器、机械设备等,逐步向汽车配件、光伏产品、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扩增,商品品类和货值逐年增加,高附加值、高科技产品呈现增长趋势,通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双提升。
“义乌中欧班列进出口货值连续9年实现增长,今年上半年达到184.2亿元,同比增长19.5%。”班列运营方义乌市某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运营副总裁叶秋然说。
向外输出“中国制造”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欧亚国家优质产品也通过中欧回程班列来到中国市场,进入寻常百姓家。8月1日,一列满载红酒、奶粉、家具等欧洲优质商品的中欧回程班列抵达义乌西站,这些商品将在36小时内快速分流至长三角各大城市,进入市民的“购物车”里,成为美好生活多样化的消费选择之一。
该中心联合平台公司进一步加强中欧班列回程货源组织,推动双向国际贸易,促进双向均衡运输。截至7月29日,义乌中欧去程班列发运436列、46132个标箱;回程班列发运325列、34964个标箱,同比增长14.2%,回程班列与去程班列的比例再创新高。
大道不孤,众行致远。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义乌中欧班列连点成线、织线成网,目前已累计开通18条营运线路,辐射50多个国家、160多个城市。义乌中欧班列越来越扩大的“朋友圈”,在见证“一带一路”蓬勃活力的同时,也彰显出铁路的担当和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