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伤特种兵

字数:597 2023年08月04日 铁路纪实

  汪寒/文 李昶/摄
  下午5点,常州热浪袭人。距离戚墅堰站不远的上海工务段常州线路车间戚墅堰维修工区的通道门外,一群身着黄衣的“探伤特种兵”在此集结,仔细清点着当日作业的机械工具。他们是该段探伤车间镇江探伤工区职工,要对戚墅堰站下行8组道岔的焊缝进行逐一检查。
  半小时后,伴随着一声嘹亮的哨声,特种兵们各就各位,开始了当天的探伤工作。焊缝是焊件经焊接后所形成的结合部分,如果焊缝存在伤损,将影响旅客的出行安全。
  在烈日的暴晒下,特种兵们头戴黄帽,每人手持一个焊缝探伤仪,蹲坐在焊缝前,手拿不同的探头对每一处焊缝“诊脉”。“每一处焊缝,我们都需要检查大概5至6分钟,更换不同K值的探头,对焊缝的全断面进行扫查。轨底看不清的地方,我们还需要用手摸、拿镜子照,排除假象回波,排摸出真正的伤损隐患。”该工区副工长徐侠介绍道。
  长时间蹲着对焊缝进行探伤,非常考验“探伤特种兵”的腰力和腿力,每当前往下一个道岔的时候,徐侠和他的工友们就会揉揉胀痛的腰部,不知疲倦地继续奔赴下一个需要探伤的焊缝。
  当日气温31℃,钢轨的温度很高,在烈日下围着发烫的“铁家伙”转,让特种兵们很快就湿了衣衫。因为时常低着头,汗水时不时地会流进探伤工的眼睛里,“刺得眼睛生疼。”该工区副工长祁平的包里常备着十滴水和人丹,防止职工发生中暑的情况。
  晚上7点,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空气中总算多了一丝凉爽。探伤工们的工作还在继续,属于他们的暑运“烤”验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