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

我在越南当“富翁”

字数:1,008 2023年08月11日 汽笛

  阮鉴祥
  退休后,每月养老金不少,基本上衣食不愁,偶尔还能外出旅游,但从未想过要成为“一掷千金”的“大款”,不料近日前往越南旅游,一不小心竟成了“富翁”。
  按照旅行社的通知,每个前往越南的游客,携带2000元人民币即够用,但须换成越币。当日抵达机场向领队报到并填写出关报单时,见其旁有一名背着挎包的男青年,称可向其兑换越币,一元人民币可兑换3000越盾,于是大多数游客均向其兑换1000元人民币,拿到300万越南盾,有的甚至把随身携带的2000元人民币全部兑换成越币。好家伙,一个个顿时都成了“百万富翁”!我原本就不打算在越南买什么东西,故而仅换了200元人民币,得到越币60万盾,也可算一个小“富翁”了。
  然而到了越南才发现,我们这批“暴发户”,虽然“发”得快,“败”得也快。越南的物价尤其食品类的价格并不便宜。由于兑换到的越币都是大面值,如10万、20万盾,使用起来不方便,故而从胡志明市前往美奈途中的一个服务区停留时,大家纷纷前往食品店购物,目的是把大面值越币换成零钱。此时才发现,一瓶1.5升的矿泉水要3万盾,一罐红牛饮料要4万盾,一碗米粉要7万盾,我挑了最便宜的一只小面包,要2.5万盾,相当于人民币8元,这在国内也不算便宜,但至少把一张大面值的20万盾换成5000至1万盾的小面值越币了。
  同时,越南是个盛行小费的国家,接受任何服务,都要支付小费。刚到胡志明市,下了飞机坐上巴士,当地导游便告知,住宿的旅馆,每日晨起,必须在床头柜或床上放上1万盾,这是给打扫房间服务员的小费,如不给,可能就打扫不干净;每天另给导游和巴士司机各1.5万盾小费,不给车就开不好;到了宾馆得自己提行李上楼,如由大堂服务员提,得支付小费1到2万盾;有好几顿晚餐须自理,到外面餐馆用餐,也得给端菜和结账的服务员小费。
  此外,碰到意外,也得破费。那天从三岛景区回来,下车时只顾着拎袋,忘了放在座位下的背包,等到了大堂发现时,巴士已开走。由于包内装有手机、老花镜、小摄像机、现金及门卡,便求助导游帮我取回。导游十分爽快,不到半小时便把我的背包取了回来,但来回的打的费10万盾须由我承担。
  在此期间,我曾随旅友外出吃了一顿晚餐,结账是AA制,于是我兑换的60万盾恰好全部用罄,还另支付了20元人民币,仅仅当了不到一周的“富翁”就“变身平民”。而大多数旅友却正在为他们的“富翁”身份而发愁,因为还没用完的上百万越南币在当地无法兑回人民币,而带回国内,恐怕很少有哪家银行愿意兑换这种小币种的外国钱,压在手里只能做收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