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下道岔料
调整道岔支距 通讯员 赵靖元
芜湖工务段线路重点维修车间维修三工区副工长毛剑国和颜力水,从事道岔预铺工作已经近十年了。颜力水的女儿刚五岁,酷爱玩乐高玩具。他在陪女儿玩耍时,不由想到,自己平时从事的道岔预铺工作不正是在拼装一组组“巨型乐高”吗?
道岔是铁路线路设备中最复杂的部分。它由数以千计的零部件组成,拼装一组道岔需要一周甚至更长时间,可繁忙的铁路线不会中断这么长时间来进行道岔更换。通常是由线路工在需要更换的道岔旁边预先铺设好一组新道岔,再用三四个小时的施工“天窗”换下旧的道岔。
预铺道岔是一项精细工作,容不得一点疏漏。从轨道车装卸道岔零部件开始,就需要带班人精心安排。道岔处在车站的咽喉部位,轨道车在这个地方卸料,时间有限而且不能来回运行,这就需要预铺小组的作业人员在装车时就把岔枕和轨件按顺序装好,卸车时再按顺序卸下。一旦装卸顺序出了错误,轻则几百公斤,重则一吨多重的岔枕和钢轨就需人工抬运,那可是难上加难了!
线路上常用的道岔有9号、12号、18号三种型号,几年下来,毛剑国和颜力水攒下了一大摞拼装图纸。工作中,有时会遇到以前没见过的道岔型号,他俩就拿着图纸在一起仔细研究,搞不明白的就虚心向主管工程师请教。每人都记下了厚厚的工作笔记。
道岔预铺小组的几名作业人员从事这项工作大多也有二三十年了。吴延安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他对道岔各部分零件都了如指掌。作业时,道岔预铺小组在他的指挥下,把各种胶垫、垫板、螺栓有条不紊地安装到正确位置。胡从成和吴刚林则是他们中的大力士。钢轨和岔枕位置有误差时,他俩就各拿一根撬棍或拨或划,笨重的钢轨和岔枕就听话地各就各位了。矮胖的叶全喜专门从事螺栓涂油,大螺栓抹黄油,安装完成后再用黑色的长效油脂封顶。他的防护服上总是一片油污,大家戏称他是“油腻大叔”。
以前道岔预铺由专设的工区完成。当时的木枕道岔铺设以人工抬运为主,需要十几名作业人员。后来的水泥枕道岔采用了轨道车和挖机配合,人工作业大大减少。
前年,芜湖工务段生产组织改革,道岔预铺工区被撤销,人员并入维修三工区。毛剑国也从工长变为副工长,但是他对道岔预铺工作的标准却一点也没有降低。他和颜力水都喜欢乐高公司创始人的座右铭——“只有最好的才是足够好的!”
(毛剑国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