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娟:让旅客在“158”有家的感觉

字数:1,149 2024年03月08日 铁路纪实
  徐晨 段利雷
  “‘158’有吗?4站台东头有个旅客需要轮椅送出站。”听到对讲机传来的声音,吴晓娟立刻放下手中还没吃完的饭菜,一边答道“有的,马上来”,一边推起轮椅赶往4站台。她快步推着轮椅穿过候车大厅,身影很快就被淹没在来往的人流中。她是第一批进入“158”雷锋服务站的“90后”客运员,今年是她入路的第13年。
  2011年,吴晓娟进入南京站成为一名客运员,不久,她便加入了“158”雷锋服务站。“第一次见到师傅‘158’雷锋服务站的值班员徐慧玲的时候,她正拿着纸巾为一位瘫痪的旅客擦胸前的呕吐物,见我走过来,师傅告诉我,遇到这类旅客身体不适呕吐时,一定要先将旅客嘴里清理干净,不然可能会发生危险。”吴晓娟描述着刚开始跟班学习时的情形,“我当时看见师傅手上的污物有些难以接受,那时候我还是刚毕业的小姑娘。”
  几个班实习下来,22岁的吴晓娟明白了,自己在“158”的工作并不只是推着轮椅把旅客接进站、送上车或是带领视障旅客出站坐地铁这么简单。吴晓娟说:“正常人进站乘车是一件简单的日常小事,而对视障、行动不便的人来说就变成非常困难的事。这种时候,我就必须当他们的眼睛、双腿。”十多年来,她始终不停地回想着师傅服务旅客的点点滴滴。扶上车、接下车、小心推动、轻声询问这些动作她重复了上万次,每次她都想再轻一点、再稳一点,让这些本出行不便的人能够感到温暖与舒心。
  不久前,刚做完手术的吴先生预约下车时帮忙送出站。吴晓娟问清他是左腿受了伤,因事着急赶回家。她提前来到4站台5号车厢门口等待吴先生,列车乘务员搀扶着吴先生下车,吴晓娟立刻接过吴先生的左手,慢慢地把他扶上轮椅坐好,接着俯身用手抬起轮椅脚垫,并帮他把受伤的脚放好。“你小心伤口,有不舒服的话就告诉我。我推慢点,不会有问题的。”吴晓娟说。她总是这样细致周到地服务旅客,在嘘寒问暖中传递着真诚和温馨。
  工作的13年里,吴晓娟每天平均服务上百人。遇到的人各种各样,但是她的服务总是贴心而细致。吴晓娟说:“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往往都有困难。从心里去体会他们的困难,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我把他们当亲人看待,想让他们在‘158’有家的感觉。”
  入路13年,坚守13年。多年来,她推着轮椅几乎踏遍了南京南站的每一个角落。南京南站是京沪高铁上重要的枢纽站,尤其是春运期间每天发送旅客超十万人。她的工作量极大,往往这个旅客还没送上车,另一个旅客马上就要开检了。她总是跑着接人、送人。打开微信步数,她总是牢牢地占据榜首,一天下来步数不断增加,总是保持在三四万步。
  “当然也会累啊,有时也会想孩子,想要多陪陪他,但是服务好重点旅客这条路是没有止境的,只能再好一点、再轻一点、再细一点。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将工作做得更好。”吴晓娟说。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吴晓娟一直努力做旅客旅途中的亲人,用自己的温暖服务铺就一条温馨的出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