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机捣固作业忙

字数:1,040 2024年03月15日 铁路纪实

  丁时林 刘振华/文 丁时林/摄
  “大家在作业中要注意安全,听从指挥,各组作业人员做好手头工作,保证作业质量,推行轨检仪的人员要及时分析数据,有什么问题及时与我联系……”一早,在合肥工务段安庆线路车间班前点名会上,车间主任程绪长再次向大家交代作业标准和注意事项。
  为改善安庆线出现不同程度的线路板结、翻浆等问题病害,不久前,合肥工务段、合肥电务段、上海大机段等多家单位联合进行大机捣固施工。为保证施工作业质量,相关单位调集精兵强将,提前细化施工方案,做好线路设备状态调查,确定大机捣固作业地点及工作量。
  40余名身着橘黄色工作服的铁路作业人员在栅栏网外集结。面对当日安庆线大机捣固施工作业,他们正摩拳擦掌,蓄势待发。
  中午,随着“天窗”命令下达,作业人员迅速携带工机具有序进入栅栏网内,登乘“大机”向作业地点进发……刹那间,对讲机的联控声、机械的轰鸣声、作业人员的呼叫声相互交织,“点燃”施工现场的静谧。
  伴随着阵阵轰鸣声,4台线路捣固车和2台稳定车从怀宁站出发,准时驶入施工地段,在施工防护人员显示的停车手信号前停车、分解,并分别到达指定作业地点,以每分钟十几米的维修进度,有节奏地前行。夹钳紧紧箍住钢轨,稳稳提拉起来,“铁爪”下插,将回填补齐的石砟带入轨枕底部,夹实捣固,整个过程干净利落。
  在捣固车后方不远处,“00后”线路工朱家齐推着轨检仪缓缓向前,对大机捣固后的线路几何尺寸进行复核。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他推行轨检仪时格外专注。作业后的路段,轨距、水平、高低等反映轨道状态的数据则通过轨检仪陀螺仪上的传感器传送回电脑,以实时图表的形式显示在轨检仪电脑屏幕上。“轨距2.1,水平1.1,左高低0.55,右高低0.12,数据都在标准范围内,没有超限。”朱家齐紧紧盯着轨检仪的屏幕说。
  “散落在枕木头上的道砟也要清掉,防止它们飞溅影响列车运行安全,捣固车作业后的镐窝要及时回填,回填后的道床顶面要低于轨枕顶面20毫米至30毫米。回填道砟、平整道床就是我们今天的任务,只有道砟饱满才能保证轨道的弹性,为列车平稳运行提供保障。”职工查青松对着身旁几名青工说。作为工区的线路工技师,查青松毫无保留地把30多年来宝贵的工作经验,分享给身边的年轻人,也把铁路人身上勇毅前行、默默奉献的精神传承下去。
  近3个小时,大机捣固结束,作业人员携带工机具准备返回。当天提前完成安庆线怀宁至石镜区间7公里的线路捣固任务。随后,施工负责人程绪长确认线路开通条件,通知驻站防护员销记并开通线路。接下来,他们还要完成20公里的大机捣固作业,这将大大提升线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