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靖元
皖南迎来又一条高铁——池黄高铁的开通。我不禁在心中默默祝福:那位我一直挂念的老伯能如愿获得更好的收入。
2020年五一假期,我带着工区的几位工友乘坐工程车赶往祁门维修道口设备。前往黄山景区的高速拥堵,司机果断驶下高速走小路。进入黟县西递镇,已是中午。
司机说去景区附近才有地方就餐。我没接话,回头用眼光询问坐在后排的几位工友,大家都不约而同地低下头。我知道景区的饭菜价格贵,便对司机说:“去景区绕路,往前开,找个村庄,我们吃点农家饭吧。”我们平时在铁路沿线作业时,无处就餐,就凑点钱请附近的村民为我们做些蔬菜米饭充饥。由于饭菜简单,价格很便宜。
说话间,车驶到一处村庄,路边有一位老伯正在菜地里干活。我示意司机停车后,下车和老伯搭话:“大伯,今天高速堵车,我们从小路去祁门,快一点钟了还没吃午饭。我们车上7个人,给您70块钱,您烧点蔬菜饭给我们吃行吗?”老伯仔细打量着我,又看看黄色的工程车,说道:“行,我正要回去吃饭呢,一起去我家吧!粗茶淡饭哪用十块钱,你们每个人给5块钱吧。”我不禁喜出望外,连忙招呼大家下车,跟着老人回家。
老人让我们在客厅坐下喝水休息,他叫老伴多烧点饭菜。喝了些水解了乏,大家开始端详起老人的家。房子不大,3间瓦房,房前屋后种满了竹子。竹林掩映中,能看到村子里还有十几户人家,远处则是连绵的群山。一阵微风拂来,空气中夹杂着泥土和竹叶的清香,沁人心肺。
突然,从厨房里飘来一阵扑鼻的腊肉香味,勾得我腹中的馋虫使劲蠕动。我心生疑惑:7个人35块钱,能给我们吃腊肉吗?正疑惑间,老人招呼我们坐下吃饭。
大娘先端上一碟翠绿的炒青菜,油润润的,一看就是用猪油炒的。接着是一碟香肠,切成片,整齐地码在盘子里。老伯招呼我们去大灶盛饭,隔着木制的锅盖,我们就能闻到米饭的香味。
我们盛饭时,大娘又端上一碟青椒炒火腿,碧绿的青椒夹杂着通红火腿特有的醇香。我连忙对老伯说:“大伯,您太客气了。我们吃些蔬菜饭就行了,让大娘也来吃饭吧,不要再烧菜了。”“那哪行,我们乡下请人吃饭,可不能只上3个菜,还有1个菜。”
正说着,大娘端上一个炭炉,木炭燃烧着,映红了我们兴奋又满足的面容。老伯端来一个小铁锅放在炭炉上,揭开锅盖,一股扑鼻的香味散溢开来,就是我刚闻到的腊肉香味!除了白里透红的腊肉片,还有细长的嫩笋。我不禁脱口而出:“这是正宗的腌笃鲜啊,老伯您破费了。”“我们这就叫笋子炖咸肉,花不了几个钱。笋子就是林子里掰的,肉是自家杀的猪腌的。这里偏僻,好东西也卖不出去。”
看着老伯略显无奈的表情,我连忙安慰他:“很快你们这里就要通高铁了,今后游客多了,你们的土特产就有销路了。”老伯顿时笑了起来:“我也听说了,天天盼着通高铁。都说‘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啊。”
吃罢午饭,我掏出100元钱递给老伯:“这是我们的饭钱,不用找了,今天这顿饭实在太香了。”老伯一边从兜里掏出零钱递给我,一边说:“本来在我们乡下吃个便饭,不能收你们的钱,可是我怕不收钱,你们就不吃了。来,找你们65元钱。”看着眼前这个淳朴的老人,我不禁想起那些为我们做过农家饭的皖南铁路沿线的村民们。他们总会热情地拿出家里最好的食材,有时还不肯收钱。这一次,我也不忍心拒绝老人的好意,收下找给我的零钱。
这以后的几年,我和家人也去过多处农家乐,虽然菜品丰富,但我还是怀念在老乡家吃的农家饭,那浓浓的乡土味,散发着多么厚重淳朴的乡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