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暑运现场

把服务做在旅客开口前

——杭州客运段“西子号”号长岗位体验探访
字数:1,233 2024年07月16日 要闻
    图为车菲菲在服务儿童旅客。     (通讯员王椰萍供图)

  记者 吴少妮 通讯员 王椰萍
  7月10日上午,入暑后的杭州闷热难耐,高温抵挡不住人们出行的脚步。一大早,杭州东站人头攒动,川流不息。
  11:00,杭州客运段“西子号”号长车菲菲穿着笔挺的制服,佩戴着闪亮的党员徽章,登乘宁波开往北京南的G182次列车。“近期山东地区频繁强降雨,临时前来增援,一起做好旅客安全和服务工作。”
  11:24,列车在杭州东站短暂停留后继续出发,车菲菲刚上车就开始巡视车厢。车厢内基本满员,儿童旅客明显增多,正赶上午餐时间,过道上人来人往。车菲菲边巡视边提醒儿童旅客家长,注意照看好小孩。在13号车厢连接处,一位大爷左手在电茶炉按钮上摸来摸去,右手拿着一盒开口的泡面,她赶紧上前接过老年旅客手中的泡面盒,对准开水口冲泡。
  接近正午时分,车菲菲第一次巡视完16节车厢,尽管每节都有空调,一圈走下来,制服仍汗湿了一大块。她来到乘务室一边填写相关资料,一边说:“暑运期间旅客多、行李多,遇到的突发情况多,‘百宝箱’随身携带,箱子里除了行李识别环、儿童课外读物等常规物品外,还特意准备了十滴水、医用冰袋、儿童手工材料等物品,以备不时之需。”
  就在出乘前一天,车菲菲特意联系杭州市急救中心“救在身边”公众课急救志愿者导师,线上学习关于夏季易发的中暑、烫伤和鼻出血如何急救的相关知识。
  12:50,车菲菲匆匆用完乘务餐后继续巡视车厢。当她来到5号车厢,发现车厢连接处的大件行李箱柜里,摆放着好几个黑色行李箱。“大小形状相似,旅客很容易拿错。”车菲菲找来行李箱的主人,现场确认,用“行李识别纸环”一一做上标签,防止旅客上一线行下车时错拿。
  13:41,列车停靠徐州东站5号站台,车菲菲走下列车,“转战”北京南至苍南的G181次列车。上天桥、下天桥、换站台,只见她提着拉杆箱,一路小跑到8号站台,列车刚好进站。在3号车厢门口,一位老奶奶左手拎着行李,右手搀扶着老伴,两人步履蹒跚地朝车门走去。车菲菲赶紧上前接过老人的行李,又叫来一名乘务员帮着搀扶老人,送到座位上。摆好行李,接好开水,她又叮嘱乘务员途中加强照看,做好服务。列车接近南京南站,车菲菲拨通了该站“158”雷锋服务站的电话,联系她们把两位老人送出站。临别时,老人拉着车菲菲的手感激地说:“你真是个热心肠的姑娘。”
  15:00,列车从南京南站开出,车菲菲刚巡视到7、8号车厢连接处时,就听到了不远处小朋友的哭闹声,她加快脚步走近一看,原来是北京南站上车的陈奶奶,独自带两个孙女去浙江瑞安老家,其中4岁的小孙女因为长途旅行不太舒服而哭闹。看到陈奶奶呵斥小孙女,车菲菲打开“百宝箱”,拿来做手工的用具,温柔地安慰小女孩:“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挂件好不好?”小女孩高兴地挑选了自己喜欢的冰激凌图案,并奶声奶气地告诉车菲菲,画好之后要拿回家送给妈妈。坐在一旁的陈奶奶也乐笑了。
  22:40,杭州灯火通明,车菲菲在杭州东站走下列车,结束了当天的乘务。她说:“今天一共登乘了3趟列车,客流再高,也要尽量把服务做在旅客开口前,让旅客轻松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