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体验蟳埔簪花 管荣月 文/供图
初识蟳埔簪花,是在阳光明媚的国庆节假期。走进泉州蟳埔村,仿佛踏入了一个缤纷世界。这里不仅风景如画,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村里妇女头戴色彩斑斓的簪花,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她们或提篮行走,或三两围坐,她们的别致造型,正吸引着中外游客来体验簪花文化。
据传,蟳埔簪花起源于古阿拉伯文化,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阿拉伯商人将鲜花赠予蟳埔女,赠花传统逐渐演变成现在的簪花。同时,蟳埔村作为闽南沿海村落,村里仍保留以海蛎作为外墙装饰的海蛎房,还能见到以花卉和贝壳、珊瑚等海洋元素制作的簪花。
听随行导游介绍,传统簪花制作工艺十分讲究:先把精心挑选的鲜花巧妙地串成花环,再搭配上大红、桃红等色彩艳丽的绢花,随后加上金银制成的双脚发钗或梳子。最终的成品不仅技艺精湛,还会根据佩戴者的脸型、气质等因素进行个性化设计。佩戴簪花,对蟳埔女来说,不仅是装饰,更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征。在特殊场合,如婚礼、节庆等活动中,女性们会以精美的簪花来展示自己的魅力和气质。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蟳埔簪花这一传统习俗在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得以传承,并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这一独特的文化。现在的蟳埔簪花不但保留了传统韵味,还体现了蟳埔村独特的民俗。笔者在专人的指导下,大胆体验了蟳埔簪花,并留下了照片(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