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明轩
近年来,长三角铁路快速发展,新线密集建设,集团公司承接的涉铁工程项目也随之增多。为加强涉铁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确保运营铁路和施工安全,集团公司凝聚建设管理、施工、监理、设备管理、行车组织单位和安监部门六方合力,构建涉铁施工安全“六位一体”管控体系,创新监督管控机制,强化施工过程管控,压实安全管理责任,实现密切协同、联检联控、信息互通、共建共治,保障了涉铁工程项目安全有序可控。
强化顶层设计 健全完善联合管控机制
翻开工务系统营业线(邻营)施工安全监督检查清单,施工计划、人员管理、突出风险等17大类80个检查项点分门别类,清晰明了。检查人员只需对照清单逐项核实是否合规,就能实现“一张清单”全面覆盖、标准统一的高效督查。
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大监管”格局。针对“六位一体”各相关单位和部门涉铁施工管控办法不统一的问题,集团公司组织制定了18类施工方案编制模板、8个专业45项监督检查清单,明确了安全职责、工作标准和规范流程。
用“同一把尺子”,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刚性约束,是集团公司创新涉铁施工安全“六位一体”制度机制的一个缩影。自2022年公布涉铁施工安全“六位一体”管控办法以来,集团公司充分运用制度手段将风险管控的关口前移。紧盯重点和关键环节,先后发布了《营业线施工第三方监测管理办法》《规范涉铁施工路内管线安全管理工作》等一系列文件制度。同时,持续健全完善风险分级分类管控机制,每月研判公布中高风险工点,提前预警提示,督促相关单位和部门逐级研判安全风险,细化管控措施,超前主动防范。
10月31日,集团公司涉铁施工安全“六位一体”管控月度工作会议如期召开,来自安监室、运输部、调度所、工务部和东华地铁公司、上铁建工(集团)公司、华东监理公司等“六位一体”相关单位和部门的相关人员悉数参加。会议通报了上月工作落实情况和当前需要协调解决的重点问题,对一系列跨专业跨系统的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推进,并逐一明确了牵头部门单位和完成期限。
这是压实安全责任、规范基础管理、强化结合部管控的实招。每月由集团公司分管领导主持召开的“六位一体”管控推进会,搭建了一个能够高效解决实际问题的平台,将以前的“多头对接”变成了“集中会诊”,各部门各负其责,全过程介入全方位管控,面对面总结点评机制运作情况,剖析问题根源,督办整改落实。有效解决了各专业管理制度分散、缺位留白,安全责任难以精准落实的老问题。
联防联检联控 充分发挥过程管控优势
10月15日,合肥西站站区四里河路上跨合福高铁施工现场,迎来了一支由集团公司各业务处室组成的“联合会诊”专家团队。团队中安监、运输、工务、电务、供电、房建等系统的相关成员,对部分跨专业跨系统的重点结合部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并现场敲定了细化后的建议方案。
“涉铁工程结合部多,专家团队联合会诊,现场就能‘开处方’。”华东监理公司总工程师石舒告诉记者。
这样的联合“会诊”专家团队,在上海、合肥、南京、杭州、徐州等地区还有5个。由集团公司安监部门牵头,建设管理单位组织,“六位一体”各相关单位和专业管理部门派员参与的联合督导检查组,每月都会选取至少1处营业线施工项目及3处高风险工点,开展针对性现场督导检查,现场协调解决有关施工安全的各类问题。
化零为整的全新联检模式,不仅整合了原先各专业的“单打独斗”,为现场减轻了负担,更提升了督导检查的效能和专业性。“我们坚持将量化检查和量化问题相结合,不仅检查数量有指标,更注重检查质量和问题发现。”来自集团公司安监室的联合督导检查组成员张海清说。
督导检查组成立至今,已累计开展“联合会诊”150余次,跨系统跨专业联合检查、分析、考核的全新形式,成为强化涉铁施工过程管控的强力抓手,精准消灭了诸多安全突出问题,困扰现场的疑难杂症和老大难问题越来越少,施工安全管控质量稳步提高。
强化检查结果运用,创新正负积分制度,实现全过程管控。集团公司先后制定施工安全16项禁止性规定和正负面积分考核办法,对检查中发现的不按方案违章蛮干、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的施工单位,综合运用负面积分、停工整顿、信用评价、限制投标等“硬手段”,形成“不敢、不能、不想”违章施工的刚性约束。办法实施以来,共对49家施工单位开具575份停工整改通知书,累计负面积分674分;对39家监理单位开具314份整改通知书,累计负面积分520分;约谈相关单位27家,限制2个工程局管内工程投标资格。
打造智慧工地 科技赋能线上联控平台
“大型机械已进入预警范围,请注意安全。”11月5日10:00,位于苏州市夷亭路下穿铁路大修工程施工现场,现场防护员接到预警后,立即通知打桩机操纵员降低设备高度。同一时间,位于上海的东华地铁公司数字化应急指挥中心该项目监控电脑前,实时显示着大型机械的高度以及铁路设备的安全距离等信息。
得益于智能双目摄像头的视频监控技术的综合运用,智慧工地系统的视频监控模块能够自动识别施工现场的大型机械,并实时标注其长、宽、高,还能同步共享至“六位一体”各相关单位和部门。
近年来,集团公司大力推进技防体系建设,创新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监测监控手段打造数字化工地,为“六位一体”各相关单位和部门搭建了一个能够实现远程合署办公的线上联控平台。“打破了信息孤岛,项目涉及的各相关单位能够实现信息及时互通和联合盯控检查,有效提高了现场监督管控效率和效能。”东华地铁公司安全质量部工程师郑相波介绍。
除此之外,在各项目工点上布设的高清摄像监控系统,以及在影响路基稳定工点上增设的第三方监测系统,能够全面覆盖大型机械、工程设备和进场人员,实现了施工现场多维度的实时监控;能够根据天窗作业时间,自动限定通过时间的远程监控门禁系统,有效杜绝了作业人员点外违章上道的情况;集成了定位、通话、视频等功能的执法仪、安全帽等智能穿戴设备,能够让“六位一体”各相关单位和部门,身临其境地“抵达”现场。
数字化工地的打造,延伸了“六位一体”安全管控链条,同时也规范了现场发现问题的处置流程。记者在问题处置这一功能模块中看到,金柯桥大道站项目今年10月份发现的10个问题,在一周后均完成了整改销号。“现场发现问题,录入线上后即可自动开始流转,按规范流程处置,直至问题完成整改销号实现闭环。”东华地铁公司副总经理李震雄告诉记者。在数字化系统的加持下,管内129处涉铁工程均实现了科学监管,安全管理日益规范,涉铁施工日趋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