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落实促发展一线行】

锤炼过硬本领 护航运输安全

——合肥机务段全力提升机车乘务员队伍素质纪实
字数:2,647 2024年12月10日 要闻
  记者 朱明轩
  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人。作为集团公司体量最大、机车乘务员最多的运输站段,合肥机务段认真落实《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机车乘务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强基本,倾情服务,严管厚爱,着力构建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全方位提升教培水平和队伍素质,精心打造政治过硬、作风优良、敬业爱岗、结构合理、业务精湛、保障有力的机车乘务员队伍,为铁路运输提供坚实可靠的运力支撑。截至11月30日,该段3767名机车乘务员今年已累计安全行驶15017.64万公里。
  啃“硬骨头”练本领
  从颍淮善郡阜阳到东南名邑杭州,连绵600余公里的“二通道”,是长三角铁路主要货运通道之一,承担着集团公司约三分之一的年货运量。沿线密布25个煤矿、货场、物流园、专用线等调车换挂点,途经2个区段站和3个编组站。
  “‘二通道’组合交路复杂多变,我们段又位于线路中间,往往出去一趟就要8天以上,返程时间还不稳定。”该段合肥东运用车间党总支书记刘道富介绍。
  啃“硬骨头”,练真本领。“新人全部分配至货运车间,只有担当过最复杂最艰苦的交路,才能放心去跑客运交路。”该段职工教育科副科长黄仕军介绍。
  入路2年的机车乘务员黄思远担当“二通道”交路已有3个月,在每次自助出勤岗前考试环节,他都会遇到一两道被标注为“个人错题”的“老相识”。
  “做错一次,错题就会反复出现。”黄思远说。该段整合月度考试、理论鉴定、出退勤测试等数据资源,对机车乘务员进行精准分析画像,在各类测试中自动推送错题直至过关。
  培考有的放矢更精准,培训阵地也愈发完备。为了把现场作业中遇到的“硬骨头”搬到实训场,该段引入主力车型模拟驾驶方舱,实景模拟各类突发险情,提高机车乘务员应急处置能力,而这仅是该段1500平方米实训场的4大功能区之一。信号标志认知、教学机车实训、车顶设备演练等区域的科学设置,打造出场景丰富、现场体验感强、集理论与实作于一体的教学模式,让学员“身临其境”锤炼本领。
  如今,该段已先后建成投用3个实训场、2个实训室、3个实训角,补强完成主播教室、12个车间网络教室和121套班组学习鉴定终端,有序将培训网络向生产车间班组拓展,实现远程培训能力全覆盖。
  精准设置课程,加速新人成长。点开该段2024年“2+1”定向培养高职生岗前资格性培训计划表,入段岗前教育和车间班组安全教育、职培基地两个阶段资格性理论培训、师带徒跟班学习等培训计划科学交叉,全程融入军训、思政和心理大课等内容,形成专业化管理、针对性培养、关键性把控、个性化补强的精准教培模式。5年多来,该段已成功培养新任机车乘务员1300余人。
  优化机制促对标
  走进该段,沿着主干道一路向前,右侧整齐排列的“优秀司机”红色灯箱,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耀眼。
  该段每年评选表彰“百优司机”、每半年评选颁发积极进步奖、每月开展免培免考和防止事故典型激励,持续用先进故事感动人、鼓舞人、激励人,激发司机的荣誉感、认同感、责任感,营造全员比学赶超的氛围。
  先进典型照亮前行道路,实绩考核引领实干导向。该段10月份奖金分配表安全优质趟奖一栏显示,超过700名机车乘务员获得了4000元以上的奖金,而最低的为0元。
  “把原来分配相对均衡的单项奖金全部取消,重组为安全优质趟奖,综合运用正向激励机制,让收入与值乘趟数、安全业绩、岗位达标率、业务素质等精准对标,月差距最高可达5000元。”该段劳动人事科副科长陶金雀告诉记者。
  正向激励机制让乘务员多拉快跑、主动执标、学技练功的意识显著增强,“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的导向更加鲜明。
  1.5%,这是该段机车乘务员的年退出率。为保持队伍活力,该段打通向上向下通道,实施乘务指导组岗位作业达标评价,围绕执标、两违、素质等评价标准,以安全实绩、岗位星级、年度鉴定、健康大数据等为依据,对乘务员队伍实施综合评价,同步建立安全关键人和动客车作业岗位人员退出机制,让乘务员危机意识、敬畏意识明显增强,确保推优淘汰双促进。
  为打通人才晋升成长通道,该段横向引导和鼓励乘务员持两种及以上驾驶证,纵向畅通岗位星级、技能等级成才路径,划出五大普速运用车间新任职指导司机必须持“双证”的硬杠杠,以“两站三室”“人才基地”“八一号”机车组等平台为熔炉,逐步搭建出以“劳模、工匠、技术能手”为引领、青年骨干为支撑、新职大学生为后备的创新创效人才矩阵。
  近三年来,该段已有81名机车乘务员先后走上指导司机岗位,52名指导司机走上一般管理岗位,提拔85后中层管理干部16人,其中14人拥有乘务员经历。
  严管厚爱聚合力
  10月31日,该段芜湖运用车间迎来了一支由运用、安全、职教科共同组建的“空降”检查组,以“四不两直”的形式,开展了推标检查、理论抽考和跟班添乘。
  这是该段创新实施的分类推标活动,在防止作业“错漏假忘晕呆”上做足了文章。“分类制定‘假执标’问题清单,以一次乘务作业规程为主体,涵盖了17大项30条推标项目。”检查组领队阮玉鹏说。30期推标活动开展下来,该段乘务员两违率降低31%。
  考核只是抓手,落标才是目的。已在该段全面实施的返奖机制,对在规定时间内未发生重复问题的乘务员给予返奖,年均返奖金额近30万元,受到该段机车乘务员的一致好评。创新建立的违标容错机制,明确了只要应急处置第一行为正确及时,且不触及安全底线,原则上不考核。
  一手严管,一手厚爱。今年年初,该段50名机车乘务员齐聚淮南,参加了一次特殊的轮训班。每天早晚的操场和教学楼前,都能看到他们着装统一站军姿、走正步的挺拔身影。
  “这次培训让我学到很多,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只有干出来的稳定,没有等出来的安全……”“必须守住底线,让标准成为习惯,干出今后能引以为豪的成绩……”5天的脱产培训让每名学员都心有触动。
  不放弃每一名职工,是该段始终坚持的教培理念。针对违章较多的机车乘务员,该段采取办班培训、班子包保、建档跟踪等方式,精准盯控帮促整改。三年来共办班17期,成功“转化”822人,306人获得“积极进步奖”。
  该段地处合肥铁路枢纽五线交汇中心位置,具有人车多、地域广、交路长、任务重等特点,工学矛盾也因此日益突出。以该段合肥东运用车间为例,699名机车乘务员近半是异地职工。此前每月3次的集中学习,难免占用异地职工的休息时间。创新推出的“1+2+N”学习模式成为破题之策,两次线下学习转为线上,大大减少了异地通勤时间。
  此外,该段推出“免培直考”机制,月度业务考试90分及以上的,次月免培免学;岗位星级考评4星级以上的,免培免学3至6个月。16学时的脱产轮训也被化整为零,与非正常行车规章培训、日常学习培训融合,考试由6次减至1次,在确保培训质量的同时有效缓解了工学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