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落实才能出实效

——二论抓好“战暑运、保安全、促增收”主题攻坚活动
字数:1,623 2025年07月04日 要闻
  本报评论员
  2025年暑运大幕已经拉开,集团公司部署开展“战暑运、保安全、促增收”主题攻坚活动。“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此刻,“落实”二字成为关键。唯有大兴狠抓落实之风,增强狠抓落实之能,才能在艰巨的暑运攻坚战中打开新局面、干出新气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抓落实作为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式,动脑子、想办法,拿出真招实招来,切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各项任务一项一项抓好。”这一重要论述,不仅深刻揭示了抓落实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作用,也为做好铁路暑运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无论战略多么宏伟,计划多么周密,倘若缺乏有力的落实行动,一切皆是镜花水月。
  抓落实,首先要解决“不愿抓”的思想问题。抓落实是领导干部的首要任务。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存在“重部署、轻落实”的形式主义倾向,将会议传达、文件印发等同于工作完成,对实际执行效果听之任之。这种做法,就如同汉代王符在《潜夫论》中批判的“虚谈废务”,表面上热热闹闹、风风火火,实则浮于表面,没有触及工作的实质。有的缺乏担当精神、存在畏难情绪,遇到问题就选择逃避,面对矛盾则向上推诿。表面上反映的是具体工作落实不到位,深层次体现了宗旨意识和党性观念弱化淡化。暑运期间工作强度大、问题易发生,抓落实的过程就是解决矛盾的过程,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抓落实的责任意识,切实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
  抓落实,其次要解决“不善抓”的能力问题。暑运历来是全年经营工作的关键之仗,是一年中气候条件最恶劣、安全形势最严峻、运输生产最繁忙、经营任务最艰巨的时期,倘若工作思路不清晰、重点不明确、方法不恰当、措施不扎实,就会导致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抓落实既需要有稳扎稳打的定力,善于从全局一盘棋的角度出发,因地制宜制定契合本单位本部门实际的贯彻落实措施,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把握重点,绝不能照搬照抄、上下一般粗;也需要有精准发力的巧劲,如同钉钉子一样,一锤接着一锤敲,对关键任务紧盯不放,持续用力。《荀子·劝学》中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与“钉钉子精神”所蕴含的深刻道理一样,都强调了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实践智慧。在暑运工作中,无论是安全管控、设备保障,还是应急处置、大客流组织,我们都既要用系统思维进行统筹谋划,又要在落细落小、善作善成上狠下功夫,做到“致广大而尽精微”。
  抓落实,再次要解决“抓不到底”的执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鲜明提出:“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落实工作是一个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过程,必须保证每个环节都得到有效执行。如果抓工作大而化之、笼而统之,那么暑运的各项任务就无法有序传导到各个基层岗位,无法真正落地生根。各级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见真章,以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为广大职工树立榜样,形成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局面。暑运期间,可能会遭遇极端恶劣天气、设备故障、突发客流等各种紧急情况,在这些关键时刻,各级干部更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对工作任务雷厉风行、立说立行,不拖延、不敷衍,面对困难和挑战敢于担当、主动作为。
  抓落实,最后还要解决“抓不严”的监督问题。监督考核机制是确保政令畅通、决策落地生根的重要保障。然而,有的单位由于缺乏量化标准和过程监督,导致“干好干坏一个样”,使得落实工作失去了刚性约束,暑运部署难以转化为实际成果。必须构建科学完善的监督考核体系,细化量化考核指标,将运输安全、经营创效、旅客满意度等重要指标纳入暑运工作评价体系,强化过程监督,严格落实问责机制,对敷衍塞责、屡推不动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责,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充分激发广大干部职工战暑运、保安全、促增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025年铁路暑运既是服务民生的“大考”,也是检验我们落实能力的“试金石”。唯有落实、落实、再落实,以狠抓落实的韧劲推动各项部署不折不扣得到执行,方能交出一份精彩的暑运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