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平 周艳芳
夏日的阳光刚掠过京沪高铁常州北站的站台,个子不高、年已56岁的车站客运员刘俊贤已握着对讲机,站在B区进站电梯上行口。1站台的G1772次列车旅客正忙着上下车,2站台的G2次列车已开始检票。为防旅客走错,刘俊贤清了清嗓子,提高音量:“G2次的旅客往2号站台走!”他在楼梯狭窄处稳稳站定,像一块移动的安全桩。每天,他都提前到岗,就是为了让站台的秩序多几分从容。
8时20分,35名小朋友组成的G110次研学团要上站台了。孩子们多半拖着半人高的行李箱,步子踉踉跄跄。刘俊贤早等在电梯口,见孩子们吃力,他便蹲下身子,稳稳地拎起一个个沉甸甸的箱子,挨个送上电梯。
客流稍缓,刘俊贤的“第二战场”已开始。他先来到候车室微型消防站,盯着每一件设施的有效期仔细核对。接着,沿所有消防通道巡查,把歪了的安全警示牌一一扶直,确保通道畅通。随后,他跟着维护人员到了消控室,检查消防栓、填好记录,转身又快步赶往下一个作业现场。
午餐时间,食堂飘来绿豆汤的清香。刘俊贤走进厨房,掀开不锈钢盖子,拿起汤勺麻利地分装一盆盆绿豆汤。刚分完,他就往客运员群里发消息:“绿豆汤好了,快来取!”这一碗碗带着凉意的甜,是在暑运大热天里给同事们的一份贴心。
午后作业开始,车站仓库成了刘俊贤的新阵地。服务台的岗位登记簿见底了、站台客运员的口哨要换了、对讲机的垫板充不上电了……他一件件登记、领取、派发,最后又蹲下身,把仓库物资细细盘点。刚歇了一会儿,工作群的消息又让他行动起来:有同事说,站台地砖裂了,他立刻提醒站台人员做好防护,转头就联系房建部门来修。这时,候车室里空调、冷风机开着,温度还是一个劲往上蹿。他赶紧喊来保洁,搬来几块大冰块和空桶,放在冷风机前帮着降温。
一个多小时后,汗流浃背的刘俊贤终于回到办公室休息一会儿,暑运中他的微信步数经常在1.8万步左右。高温与酷暑还在继续,刘俊贤就像一颗拧不松的“螺丝钉”,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成为车站里那位“隐形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