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可乐救助突发低血糖的小女孩 马锐超 文/摄
今年建军节前夕,笔者专程赴宿州东站采访老兵、客运值班员孙华荣。宿州东站是他的“战位”,这里没有硝烟,却同样关乎人情冷暖。一次争分夺秒的车站生命接力,一番掏心窝子的话让叛逆少年踏上回家路……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这位老兵将军民鱼水情化作一次次具体而细心的守护,温暖着南来北往的旅程。他用行动展现,为人民服务的战场从未改变,那份源自军营的忠诚与热忱,正在铁路线上焕发新的光芒。
1984年10月,孙华荣入伍上海武警七支队。凭借出色的政治素养和军事技能,他很快脱颖而出,担任班长,并肩负起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守卫上海虹桥机场专机坪,曾多次为来访的外国领导人执行警卫任务。随后,孙华荣被选派至国家某科研机构继续担任警卫。这里的环境更为敏感,责任更为重大。他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敏锐的观察力,在执勤期间,曾数次及时发现并成功阻止不明身份人员企图闯入,果断将其移交上级有关部门处理,为守护国家重要设施的安全贡献了力量。这些刻在骨子里的“尖兵”特质,成为他投身铁路客运服务后最宝贵的财富。
在宿州东站,孙华荣是公认的“活地图”和旅客信赖的“导航管家”。复杂的车次、线路、换乘方案,他烂熟于心,解答疑问精准高效。他将军人的“精准定位”能力,转化为旅客出行的“最优解”。
“同志,G7684次列车该去哪个站台?”“阿姨,别急,我带您去母婴室。”孙华荣的服务,远不止于指路。他将军营里“视人民如亲人”的深厚情感,融入服务旅客的点点滴滴。
在G7289次列车上,一名旅客在即将发车时突发急症,列车长紧急联系宿州东站。孙华荣闻讯,瞬间进入“战备”状态。他火速协调:一边通知120急救中心精准对接站台,一边组织站内人员开辟绿色通道,确保担架、救护人员以最快速度抵达对应车厢位置。列车停靠的短短几分钟内,他与时间赛跑,高效指挥、无缝衔接,与医护人员、列车工作人员合力将危重病人安全转运至救护车,为后续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这场惊心动魄的“生命速递”,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在军旅生涯中锤炼出的应急指挥能力,以及守护生命的强烈责任感。
在一次执勤中,孙华荣发现一名少年独自在车站角落徘徊,神情倔强又迷茫。上前询问,少年戒备心强,拒绝沟通,疑似离家出走。孙华荣没有放弃,他凭借在部队带兵时积累的沟通技巧和洞察力,像一位耐心的兄长,避开锋芒,从关心温饱入手,递上一瓶水,慢慢打开少年心扉。得知少年因与家人激烈争吵、负气出走后,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劝导数小时。
最终,少年被他的真诚打动,提供了家人的联系方式。孙华荣立即联系其焦急万分的父母,并安全地将少年送上了回家的列车。
无论是热浪灼人的暑运高峰,还是风雪交加的严寒考验,作为党员的孙华荣,永远是冲在最前面的那面旗帜。他将军人坚韧不拔的精神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紧密结合,在客流高峰中维持秩序,在冰雪站台上除冰防滑,在深夜里守护晚点旅客……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不知疲倦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