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标落小落细 服务用心用情

——杭州客运段扎实开展客运岗位“达标塑形”专项提升活动纪实
字数:1,455 2025年09月16日 综合新闻
  通讯员 王椰萍
  近期以来,杭州客运段以扎实开展客运岗位“达标塑形”专项提升活动为契机,锚定提升环境卫生、狠抓作业标准、强化现场管理为抓手,破解服务难题,努力让旅客乘车体验更美好。6月至8月,该段共收到旅客表扬1288余件,在集团公司服务质量综合评价考核排序中名列前茅。
  小切口突破 旧貌换了新颜
  “旅客进入车厢,最关注的就是车厢卫生好不好,环境美不美,因此刚开始推进‘达标塑形’时,我们就把抓车厢环境卫生作为工作突破口。”该段副段长包辉煌道出了工作思路的由来。该段以出库保洁质量为试点,构建“立标—落实—长效”机制,并将这一思路延伸至全领域,掀起了车厢“焕新”热潮。
  高铁四车队率先啃下“硬骨头”。针对商务座座椅老垢、污渍难清洁的痛点,车队经过反复试验,发现纳米海绵魔术擦效果显著,利用出库接车、低客流间隙就能轻松擦拭干净。
  “以前擦半天都除不掉的老垢,现在一擦即净,商务座的高端感立马就回来了!”高铁四车队列车长冯盼笑着说。这一创新举措得到了段里的肯定并组织推广,为其他各车队难清理的污垢提供了“神器”。
  高铁五车队则把目光对准了服务小推车,上面残留的顽固胶渍非常影响视觉感受。为此,该队成立“清扫小分队”,牵头制定整治方案,建立了高铁车队“小推车整治”微信群,大家在群里献妙招、晒进度、展成果,属地动车库255辆小推车全部清理完毕,旧貌换新颜。
  高铁一车队与甬西车队更是开启“高普互学模式”——高铁向普速学清扫技能、普速向高铁学服务技巧,双向赋能让卫生清洁与服务质量同步提升。
  可视化指引 标准落地生根
  “地面干净”“备品规范”“卫生整洁”,每个人对这些标准理解不一样,落在作业上就会有偏差。为破解这一难题,该段将作业标准制作成可视化的成果,让服务规范从“模糊概念”变成“实操指南”,让标准清晰可见。
  翻开乘务科编印的《商务座、一等座定位管理标准手册》,9种车型的商务座、一等座备品摆放一目了然:VIP赠品放左侧托盘、水壶壶嘴朝右、报纸杂志按日期排序,图文并茂的规定让“物有定位、定位有图”成为现实,职工再也不用凭感觉干。
  《乘务人员人容形象标准图册》则用图文明确乘务员制服穿着、发型妆容、装备佩戴等规范,大到衣着发型,小到耳机线应如何隐蔽,让职业形象更加规范、大方、统一。
  除了制作图册,该段还针对高铁不同岗位,拍摄4期《乘务员作业流程标准》示范片,利用“视频教学”让每个作业的关键细节都清晰呈现。“示范片比培训讲解直观多了,看一遍就知道先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高铁三车队乘务员陆夏情说。
  组合拳发力 服务暖到心坎
  “标准定得再好,落不到实处也是白搭。我们打好‘培训+管理’的组合拳,让每一项规范都变成实实在在的服务。”该段乘务科科长洪丽娟表示。该段分层施策破解“纸上谈兵”。商务座乘务员开展“理论+场景实操”培训,制作“高铁车型磁吸拼图”帮助大家熟悉车型;举办“标杆挑战赛”树典型,推行“1+N师徒制”传帮带。
  “跟着师傅跑了1趟车,比自己琢磨半个月都管用,现在应对旅客需求更从容了。”高铁二车队刚入职的乘务员张然真说。
  更值得一提的是,该段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行出库卫生“一码两表”管理:扫码报问题、台账盯进度、复核销号、总结优化,再配上考核机制,形成闭环管理,确保问题“零遗漏”。
  段里统筹抓总,各车队结合自身实际“百花齐放”。高铁一车队开展“最美车厢”评选活动,打造服务“样板间”;高铁三车队推出儿童安全乘车手册;高铁五车队举办“声动旅途—金话筒”广播风采大赛;甬广车队、杭兰车队更是聚焦“一碗好饭”,推出具有线路地域特色的美味菜肴,精心打造“舌尖上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