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

“云帆”高挂乘风起

——合肥西站工程建设探访
字数:2,795 2025年09月16日 铁路纪实
    建设中的合肥西站

  记者 陆应果 文/摄
  空中塔吊旋舞,地下焊花闪烁,吊车伸展臂膀……在合肥西站工地,立体作业如火如荼。
  面对紧张的工期节点,合肥枢纽指挥部树立“建设为运营服务”的思想,扛起责任,与提前介入的合肥站、合肥房建公寓段等单位协同作战,数千名建设者与时间赛跑、同高温较量,用汗水与担当全力将合肥西站的施工图转化为实景图,一幅众志成城的会战图景徐徐展开。
  科技领航,BIM赋能工程建设
  在合肥西站的建设中,合肥枢纽建设指挥部、合肥房建公寓段等单位勇挑科技创新重担,以BIM技术为核心,开启了一场数字化变革。
  合肥枢纽指挥部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为攻克难题,我们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同时运用数智化设备,实时采集点位数据,安全优质推进施工建设。”
  毕业于上海理工大学的研究生、合肥房建公寓段助理工程师赵思凡,自去年12月投身房建检测和维修中心后,便将专业所学与合肥西站建设实际工作深度融合。针对房建系统长期存在的问题,他积极引入BIM技术。以往,房建系统病害排查时,人工监测巡检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问题难以精准定位。如今,BIM技术的应用改变了这一局面,通过分区控制,BIM系统实现了对房建设施的精细化管理。
  今年3月对线路上方给排水管路进行排查,面对空间狭小、人员难以进入且管线不可见的难题,赵思凡团队利用BIM模型技术,成功建立起精准的三维模型,将隐藏在暗处的问题清晰呈现,一举解决了问题矛盾。
  去年8月入路的巡检工方笑,刚入职便被安排到合肥西站工作组,任房建检测和运维中心BIM工作组副组长。面对46万条基础数据,他带领团队轮班驻场,用脚步丈量现场,累计建立117条问题库,97条模型偏差已精准整改。今年3月,200多米长的综合管廊成了他与团队的“战场”,在4个狭小区域里,他们弯腰弓背十多分钟进入,一手握电筒,一手捧电脑核对数据,当场协调施工方确认隐蔽设备、消除隐患。记者在采访中获知,在今夏高温下,团队技术人员坚持完成复核传感器布置、标记桥架管线等工作,坚守半月不退,确保工程不留遗憾。
  BIM为了确保 项目的顺利推进,工作组持续现场驻点120天,驻点172人次,完成现场检查56次。建立3个问题库,发现并整改BIM问题。在硬件设备部署方面,开展18次现场检查,严格审查指导各类传感器选型、点位部署规划等工作,确保硬件设备的稳定运行。在建模进度及质量把控上,他们主持召开18次BIM项目进度协调会议,参与各类相关会议27次。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不仅缩短了建模周期,还提高了模型质量,完成了合肥西站BIM模型建设工作,并持续开展模型复核。
  在系统功能需求建设上,他们遵循“先局部再整体”“先试点再推广”的原则,完成了第一版系统功能搭建,将原有的11项功能需求细分为16个子模块。其中,AI玻璃幕墙爆裂自动监测预警功能更是业内少有的创新性实践探索。赵思凡表示:“我们在摄像头选型、点位部署、样本采集上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将传统人工巡检模式与智能化自动报警方式相结合,虽然在报警准确性上还需要后期更多的样本采集、模型训练、算法优化,但这是我们迈向智慧运维的重要一步。”
  筹备先行,夯实运营服务根基
  “新建合肥西站站房面积近8万平方米,雨棚面积达35300平方米,铁路自营停车场建筑面积为33505平方米。车站规模为8台18线(含正线4条),合新、合安、合福等高铁线在此交会,计划今年年底具备站房启用条件。”合肥西站客运车间主任、合肥西站筹备工作组组长李娟介绍。作为合肥铁路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合肥西站的建成将进一步完善区域铁路网布局,提升运输能力,惠及千万旅客。
  目前,在施工进度上,东侧站房主体结构完成99%,高架候车层装饰装修完成25%,机电安装完成30%,西侧站房主体结构完成100%,装饰装修完成62%,机电安装完成95%。信息设备管槽安装也在稳步推进,将持续推进剩余工程,确保按期高标投用。
  合肥站作为未来合肥西站运营的重要主体,为保障合肥西站顺利开通,去年7月成立合肥站新线提前介入组,今年3月组建合肥西站筹备工作专班。李娟担任合肥西站筹备专班组长后,积极带领团队提前谋划,提前介入新线建设,全力打造精品工程,为合肥西站的顺利运营奠定基础。
  据悉今年年初,专班组就提前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建立每周二工作例会机制,及时沟通解决筹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编发《合肥站新线建设提前介入工作专刊》,对各项工作的进展进行详细记录和通报,确保信息及时传递和工作高效推进。随着开通日期的临近,他们提前抽调业务骨干,充实筹备力量,对每一项筹备工作进行细致梳理和安排。
  合肥西站筹备办团队始终将便民、利民放在首位。经过反复研究和模拟,从顶层设计上不断完善各项服务功能设置,优化调整综合服务中心布局,变更旅客出站流线,增设检票口双向检票闸机,打造重点旅客、军人候车区、儿童娱乐区、旅客自助充电区、旅客会合点,以及微景观融合集中的功能服务区,力求为旅客提供更加高效、温馨、便捷的出行体验,让“皖美之旅,从心开始”理念在合肥西站落地生根、辐射延伸。
  筹备办主动加强与合肥枢纽建设指挥部、监理等单位的沟通交流,累计发现建设问题178件,已成功解决127件。通过立标打样,划小单元试点的方式,检验施工实际效果,确保工程质量。李娟坚定地说:“我们提前介入的目标就是确保合肥西站安全、高品质地投入运营,为旅客提供优质的出行服务,不给运营留遗憾,不给安全留隐患。”
  协同保障,共筑西站服务矩阵
  立秋当天,记者在地处合肥西部的合肥西站站场,只见工人们各就各位,汗流浃背,坚守在工地进行顶部和外立面装饰作业。上铁文旅传媒集团公司和华铁旅服公司积极参与到合肥西站的建设筹备中,从广告规划到运营服务保障,各司其职,共同为合肥西站的建设贡献力量。
  合肥西站站房设计以“大湖云帆,科技方舟”为主题,融入了安徽、合肥、黄山等地大量地方文化元素。上铁文旅传媒集团公司在合肥西站规划104面广告点位,面积322.18平方米,候车室新建南北对角纯广告双面LED屏幕两块,共计面积270平方米。他们从初期就提前介入对接,在施工图内预留广告电力,并与站房建设单位积极沟通优化调整,力求广告位布置与环境文化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华铁旅服公司则重点做好联调联试试验车的服务保障工作。根据新线联调联试的计划和需求,精心组织,全力做好物资配送保障、试运行高铁上水、车内保洁服务,并安排专人积极参与联调联试各项工作。“我们主动对接施工单位,按照集团公司客运部的要求确定相关事宜,提前了解站房结构布局,为顺利完成开荒保洁打下基础,为未来合肥西站的日常运营提供坚实的服务保障。”该公司合肥分公司副总经理杨帆说。
  连日来,合肥枢纽指挥部、合肥房建公寓段、合肥站、华铁旅服公司、上铁文旅传媒集团公司等单位紧密协同配合,汇聚成推动合肥西站建设的强大合力。他们用心血和智慧,力求从源头上满足运营需求,做到新线技术标准、装备水平、使用功能等与运营线路系统性匹配,全力向着今年年底合肥西站的顺利开通冲刺。届时,这座崭新的车站将承载着无数人的期待,开启便捷出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