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飞流
在集团公司职培中心蚌埠培训基地教研科,清晨的阳光刚刚洒进走廊,王明明老师的办公室门早已敞开。窗边的桌面上,静静立着一块红底金字的“党员先锋岗”台牌,在晨光中泛着柔和而庄重的光泽。它像是一种无声的见证,见证着一位普通共产党员将责任与使命深植于心的坚定信念。
“党员先锋岗不是在‘桌头’,而是在‘心头’。”这句由同事陈晓军老师有感而发的话语,如今成了大家对王明明老师最真切的评价。
作为电务班组长资格性培训班的班主任,王明明用日复一日的坚守,把党员的初心写进每一个细节里。每天清晨,操场上总能看到他挺拔的身影。哨声清亮,动作规范,他带领学员们开启一天的晨练。那不是形式,而是一份陪伴,一种示范,更是他对“身教重于言传”的执着践行。
天气预报显示有雨,他的班级群里便早早弹出温馨提示:“记得带伞,路上注意安全。”紧接着又补上一句:“雨伞别带进教室,地面湿滑,容易摔倒。”话语朴素,却暖得让人动容。这不只是提醒,更是一位老师对学员生活起居的细腻牵挂。
课间,他常走到学员中间,倾听他们的困惑与烦恼。有人为岗位晋升焦虑,有人对管理方法迷茫,他总是耐心倾听,悉心解答。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他与学员促膝长谈,或解惑,或开导,用真诚点燃希望,用鼓励驱散阴霾。
站在讲台上,他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思想的引路人。他主讲的《班组人际交往技能》课程,紧扣班组长实际工作需求,从冲突调解到团队激励,每一个案例都来自一线,每一段讲解都饱含温度。风趣的语言,生动的情景模拟,热烈的小组讨论,让原本抽象的理论变得可感可触、即学即用。学员们由衷地感慨:“王老师的课全是干货,连我们没想到的细节都想到了,对我们今后当好班组长太有帮助了!”
在教研科的日常工作中,王明明的责任心同样体现在那些看似平凡却至关重要的事务中。他负责的教学培训基础台账管理,被同事们称为“精细活”。面对厚厚的资料,他逐页审核、逐栏核对,尤其对“一班一档”的关键数据反复校验,不放过任何一个标点符号的疏漏。正是这份近乎“较真”的严谨,让每一本台账都成为经得起检验的“放心档案”,为科室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日为完成上级下达的图书资料整理归档任务,他和同事们一头扎进闷热的图书室,分类、登记、搬运、上架,指尖沾满灰尘,汗水湿透衣背,却没有一句怨言。灯光下那个忙碌的身影,无声地诠释着“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从晨光微露的操场,到夜深人静的办公室。从一句“带伞”的叮咛,到一页台账的反复核对……王明明用最朴实的行动告诉我们:真正的先锋,不在表面,而在内心;不在形式,而在坚持。
“党员先锋岗”的分量,从来不需要靠桌上的牌子来彰显。它在每一次俯身倾听里,在每一句温暖叮嘱中,在每一份精益求精的执着里。它早已镌刻在王明明的心头,化作担当与奉献。
这面旗帜,不张扬,却始终高扬,不喧嚣,却熠熠生辉。它飘扬在平凡岗位上,也照亮了身边每一个人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