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家乡味”与“放心餐”端上列车

——南京客运段提升普速列车餐车服务品质纪实
字数:1,864 2025年11月04日 综合新闻
  记者 陆应果 通讯员 张冲
  今年以来,南京客运段以客运岗位“达标塑形”专项提升活动为契机,聚焦普速列车旅客餐饮需求,围绕“提升品质、优化服务、规范管理”核心目标,从餐食研发、成本控制、人员培训及环境优化等多维度综合发力,推动13.5对普速列车餐车服务全面升级。1至10月,该段普速餐车实现餐饮收入1334万元,同比增长5.54%,收入、成本、毛利三项核心指标同步向好,呈现出经营效益与服务品质双提升的良好局面。
  一车一菜谱
  “列车上也能吃到家乡味的徐州把子肉,太惊喜了!”在徐州至广州K301次列车餐车里,旅客王先生由衷赞叹。为满足不同旅客的饮食需求,该段坚持“一线一方案、一车一菜谱”思路,在每条线路原有不少于5个特色菜的基础上,持续丰富餐食供给:结合季节变化推出新沂干煸鱼、清汤牛肉等时令菜品,围绕传统节日研发地方特色美食,并创新推出半份菜、家庭套餐及暑期儿童套餐,让旅客选择更加多元。
  针对不同消费层次,该段搭配高、中、低档六种盒饭与套餐,并在启东至北京方向的Z29/30次列车试点茶吧服务,在部分列车推行“订餐送餐到铺”。为让旅客吃得实惠,工作人员还专程赴萍乡、吉安、连云港等地调研餐料供应点,在降低采购成本的同时,保障平价普惠餐食足量供应。
  10月16日,在Z52次列车上,儿童旅客张晨耀被卡通菜单吸引。餐车长代鑫介绍,针对长途儿童旅客多的特点,班组以“做一碗让妈妈放心的好饭”为目标,推出咖喱勇士鸡、番茄太阳蛋等定制餐食。“我的番茄太阳蛋来了!赶快拍一张发给好朋友。”张晨耀兴奋地举起儿童手表拍照分享。此外,餐车还设置折花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感受餐车服务的魅力。
  他们还立足地方文化,打造汉文化主题餐车,联合高校推出“汉画像里的美食展”。列车工作人员邀请旅客参与石刻拓印等非遗活动,让用餐过程充满文化与乐趣。
  这儿的饭菜让人放心
  餐车服务提质,人员是关键。该段通过岗位竞聘,选拔综合素质过硬的餐车长与领班,打造骨干管理团队;以“培训+竞赛”双轮驱动,先后开展2024年餐车岗位培训、技能竞赛及2025年岗位培训,为348名餐车工作人员“充电”。同时,针对车队干部与机关管理人员开设两期“餐车经营管理”专业培训班,全面提升管理团队专业能力。
  为激发员工积极性,该段适度上调餐车岗位收入标准,修订经营管理办法与奖励方案,建立“多超多得”激励机制,让肯干、能干者有奔头。对外包商品销售,严格落实食品采购证照、储存、销售等环节卡控,确保经营合规有序。
  今年暑期,南通至昆明K136次列车餐车成为旅客的“清凉驿站”。一位中年旅客拖着行李感叹外面“热得要化了”,而身旁的年轻人则称赞餐车“凉快得像开了‘避暑模式’”。步入餐车,清凉的空调风迎面而来,工作人员微笑迎客,推荐家乡风味小炒和绿豆汤。“您慢用,我们所有食材严格把关,全程可追溯。”工作人员一边为旅客倒上绿豆汤,一边介绍。餐车长巡检时叮嘱及时清理内置垃圾桶、分类摆放调料,工作人员回应:“每餐后都会清洁消毒,生熟分开,刀具砧板按色标管理。”
  一位年轻母亲轻声说道:“这餐车不仅凉快,饭菜也让人放心。”工作人员微笑回应:“感谢您的信任,各环节我们都严格管控。”
  就餐环境“焕新颜”
  走进K137次列车餐车,整洁的餐桌铺着色彩清新的桌布,展示柜内餐品摆放整齐,墙上悬挂特色菜海报与风景画,营造出温馨舒适的就餐氛围。“哟!这趟车的餐车,可是大变样了!”经常往返于南京与昆明之间的老乘客赵先生站在门口,脸上写满惊喜。作为一位跑了十几年业务的老乘客,他曾对列车餐车的印象是“功能性强,但刻板冷清”。而如今,明快的桌布、墙上的江南水乡画与窗外景致相映成趣,展示柜像精品超市一样井井有条,桌角增加了防滑垫,调味瓶擦得锃亮、摆放规整。
  “我每周都坐这趟车,感觉最明显。以前就是凑合一顿饭,现在不一样了,暖色的灯光、墙上的画,还有服务员的笑脸,让人真的愿意坐下来,慢慢吃,像在街角熟悉的餐馆一样放松。”赵先生对餐车长庄志强感慨道。
  该段修订细化备品定置管理规定,统一美化展示柜,增配清洁防滑垫、厨房置物架、内置垃圾桶等设施,使餐车内外部环境更加整洁规范。食品安全方面,严格落实从索证索票、进货验收到加工销售的全过程管控,尤其加强临客、旅游列车及受阻列车等特殊情况下餐料管理;定期清查食品安全设施设备,重点盯控低温保鲜与洗涤消毒环节,及时为餐车冰箱配齐专用温度计,协调解决冰箱隔板、沥水板缺失等问题,以可靠硬件与严谨管理守护旅客“舌尖上的安全”。
  从一份热腾腾的家乡菜到一次贴心的送餐服务,从整洁温馨的就餐环境到严谨规范的食品安全管理,南京客运段以点滴改变汇聚成普速餐车服务的提质升级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