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服务
交流指导工作
给旅客准备的“爱心百宝箱” 汤轶洋 文/摄
走进合肥客运段高铁一队出勤室,“迎客松号”荣誉陈列室映入眼帘,陈列室展架上摆放的是“迎客松号”党员乘务组从2016年创建至今所获得的各项荣誉,“红旗列车”“全国铁路青年文明号”“全国工人先锋号”……
这一项项荣誉的背后,彰显了一代代“迎客松号”党员乘务组的责任担当,也是“党建引领”带动“服务提质”的深刻写照。
跨越千里的“钱包接力” 这份用心,常常在旅客最需要时彰显力量。日前,G42次列车抵达北京南站,乘务员闫彤在巡视中发现一只遗落的黑色钱包,她立刻联想到此前来求助过、身着斐济服饰的外籍旅客。闫彤冲下站台,反复呼喊寻找未果,G42次乘务党支部书记李辰辰闻讯,迅速启动联动机制,通过迅速清点并多方联系,终于在当天22时30分将钱包及所有财物交到失主手中。
来自斐济的旅客激动地在朋友圈赞叹:“高铁展示了中国速度,‘迎客松号’党员乘务组呈现了铁路温度。”这次始于细微观察、成于高效协作的“钱包接力”,让飞驰的高铁线成为连接中外的友谊线。
护航生命的“临时医疗角” 这份用情,往往在危急时刻化作最坚实的依靠。在一次乘务工作中,一名旅客找到“迎客松号”的党员乘务员寻求帮助,他因手术后排尿困难痛苦不堪。
当天G42次列车乘务党支部书记王子亮闻讯,立即启动应急“吹哨”机制:广播寻医、党员乘务员秩序维护、机械师精准调温、乘警协同安抚,一气呵成!
在医生建议通风平躺却无空位的情况下,“迎客松号”党员乘务组创造性地用“毛毯+被褥”在车厢连接处搭建起安全的临时“医疗角”,安排专人守护并提前联系120接应。列车正点抵达,旅客紧握王子亮的手连声道谢。乘务组快速响应、化解难事,正是“迎客松号”践行用心服务,在万里铁道线上化解危机的真实展现。
润物无声的旅途守护 服务的温度,不仅体现在惊心动魄的应急处置,更浸润于润物无声的日常细节。聚焦旅途常见困扰,“迎客松号”党员乘务组推出了一系列特色举措,比如,独立包装的静音耳塞隔离喧嚣,守护旅途宁静;“贴心针线包”随时化解衣物开线尴尬;“三合一”充电线解决电量焦虑;全面升级的药箱,特别增配清凉油、补盐液及敷料包,为旅客健康提供更专业的应急守护。这些看似微小的创新,如同春风化雨,让每一段旅程都更安心、舒适……
车轮之外的服务延伸 这份守护的半径,还在不断向站台之外延伸,并在精神的滋养中深化。在休班期间,“迎客松号”党员乘务组的青年志愿者们还走进合肥南站“红枫党群服务驿站”,经常参与“路地联动,志愿同行”等活动。他们学习急救设备使用,在出站“晚高峰”中引导帮扶,让旅客出行更便捷;与车站的其他志愿者交流经验,共同让服务品质更提升。
从飞驰车厢到熙攘站台,再到绵长千里铁道线,“迎客松号”党员乘务组以实际行动,将坚硬的钢铁脉络锻造成温情与爱的服务纽带。在万里铁道线上,“用心用情,服务千里”的故事,伴随着飞驰的列车,每天都在续写着新的温暖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