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换岔“先锋队”

字数:1,100 2025年11月04日 铁路纪实
    冒雨作业

  刘翔宇 刘振华/文 李治/摄
  “雨天地滑,全员注意脚下安全。机具按标识摆放,不要进入安全限界。”10月30日23时23分,江淮地区秋雨绵绵,合肥工务段98名作业人员在合肥站作业区域严阵以待,探照灯刺破夜幕,将湿漉漉的钢轨、轨枕映照得一目了然。重点维修一车间主任叶贵德手持对讲机下达开工指令,他们要在217分钟完成75号道岔的更换工作,攻坚战在雨幕中拉开序幕!
  合肥站作为安徽地区最繁忙的铁路交通枢纽之一,承担着大量客货运输任务。巨大的车流量与高强度的运载压力,使得线路设备损耗加快,而留给大型维修作业的“天窗点”时间极为有限。站场内股道密集、设备交错,信号联锁关系复杂,更让每次施工都面临着技术难度高、施工空间小、安全压力大的挑战。此次施工由重点维修一车间牵头负责,作为该车间骨干力量的“红源大维修先锋团队”,其中党员占60%,在本次雨夜攻坚中始终冲锋在前。重点维修一车间党支部书记魏晓明说:“从施工准备、机具调配到现场协调、安全卡控,党员带头坚守关键岗位、攻坚克难,以实际行动践行责任担当,为施工各环节安全高效推进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作业命令下达后,锯轨作业随即展开,党员线路工赵勇迅速标定切割位置,手持锯轨机作业,在夜色中瞬间迸发出耀眼的火花。伴随着持续的轰鸣,钢轨在精准控制下被顺利切断,断面平整光洁,为后续轨排连接打下坚实基础。随后,机械轰鸣声瞬间打破雨夜宁静,7台挖掘机、换枕机在雨雾中协同作业,灵活转动铁臂,它们将拆下的旧钢轨与轨枕稳稳吊装至轨道车,完成回收装运。其余机械按序进入指定区域待命,挖掘机履带碾过略湿的道床,溅起零星水花。施工负责人叶贵德通过对讲机实时调度指挥,确保机械、人员布置精准到位。随后的拆旧作业紧锣密鼓地展开,职工们冒雨操作,拆解旧件、清理道床、转移材料,各环节衔接顺畅有序。
  “塔尺放平,标高必须精准对标,不能有半点马虎。”技术测量组党员王风波紧盯水准仪屏幕,确保降床精准度丝毫不差。就在拆旧作业持续推进的同时,新轨排的推移工作也已同步平行展开。插跑道轨、垫滑轮、安装卷扬机等工序在维修四班党员工长陈广超的统一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进行,新轨排开始纵移,接着横移,现场气氛愈发紧张。各机械密切配合,精准操控轨排平稳移动,作业人员谨慎避开信号设备敏感区域,最终将道岔顺利推移至指定位置。
  次日凌晨1时20分,施工进入轨排精准定位阶段。作业人员熟练操作,完成落槽、安装夹板、补充道砟、拔道捣固、整理道床,以及几何尺寸精细调试等一系列工序,使新道岔精准就位、连接牢固。
  2时45分,随着道岔捣固养护完成,施工开通检查确认全面展开。这场历时3个半小时的道岔大修施工圆满收官。大家清点完工具,有序撤离作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