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检修的“数字哨兵”

字数:872 2025年11月11日 铁路纪实
  陈静
  11月5日9时,在杭州北车辆段乔司检修车间的检修大库与检修辅库内,作业人员佩戴着集成定位功能的设备来回吊运部件,地面工作人员同步开展检修。在这样较复杂的作业环境下,该车间作业定位模块实地测试正式启动,标志着检修车间的安全管理从“人防”向“技防+人防”迈出成功的一步。
  “以前管安全,安全员靠腿跑、靠眼盯,检修大库里天车移动时的‘动线盲区’、辅库内多工位交叉作业的‘监管间隙’,都容易埋下安全隐患。调车作业时拉着警示带、安排专人值守,也怕有人员因环境嘈杂没注意到警戒范围。”该车间安全负责人指着测试终端上的实时定位画面对笔者说,传统管理模式依赖人力,不仅效率低,还较难避免监管漏洞。此次作业定位模块实地测试正是瞄准这些安全难点,用科技手段进行补位。
  在测试现场,技术人员围绕两大库区的高频风险场景设置验证科目:在检修大库模拟天车作业时人员误入吊运半径,看测试定位系统是否能在10秒内触发声光提醒;在检修辅库记录多工位交叉作业时的人员活动轨迹,校验钢架结构、设备遮挡环境下定位的精准度(误差需控制在1米内);还模拟了调车作业区域当人员靠近,验证预警响应速度是否能覆盖现场噪音干扰。
  “每一项测试都对应实际作业中的安全隐患,比如,天车吊运预警能避免碰撞风险,交叉作业轨迹追溯能帮我们复盘流程是否规范。”参与测试的技术员阐述道,“这不是‘炫技术’,是实打实地解决问题。”
  据悉,此前检修大库还曾出现过作业人员因专注手头工作、没留意天车吊运路径靠近的情况,全靠天车司机及时鸣笛制止。“如果定位技术能稳定应用,一旦人员进入天车吊运等风险区,系统终端会直接提醒本人,安全员也能同步收到预警,相当于多了一道‘保险’。”
  据了解,此次测试是乔司检修车间探索数字化安全管理的“第一步”。接下来,车间将根据测试数据,重点分析定位技术在两大库区复杂环境下的稳定性、与现有作业流程的适配性。比如,是否会影响检修效率、设备续航能否满足轮班需求等。待技术方案优化成熟后,计划先在检修大库天车作业区、检修辅库交叉作业区试点应用,再逐步构建“实时监测、自动预警、轨迹可溯”的安全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