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作业 翟猛 孙妍 文/摄
我所在班组,也是我们的小家,叫作合肥高铁基础设施段重点维修车间钢轨整修班组,共有9名职工,负责段管内全部钢轨、道岔的焊接、打磨、整修工作。我们班组的特色是:长期夜间作业、天窗修任务饱满、劳动强度很大、工作环境相对艰苦,但是在工长胡守杨的带领下,我们恪尽职守,圆满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生产任务。
披星戴月 10月29日23时55分,合肥秋夜。我们在合肥北城站通道门前等待天窗点下达。“今晚天窗修只有210分钟,换轨一根,铝热焊一头,胶接一头,时间紧任务重,大家务必打起精神,命令已下达,大家行动!”工长胡守杨的话音刚落,5名身着橙黄色防护服的班组同事敏捷地将作业所需工机具快速搬上线路,将四平车装载得满满当当,碾过寂静的铁轨,驶向夜色深处。
我们早已习惯在黑夜中为自己点亮“星火”。伴随着锯轨机的发动声,合肥北城站的黑夜里瞬间迸发出耀目的铁花,短短4分钟便将钢轨精细地切割开来。更换的钢轨位置已调节到位,钢轨整修班组立即开始焊接流程,一丝不苟地封箱,精准到毫秒地加热控时,并对焊头精细打磨,一直到探伤人员现场检测后宣布:“焊接质量达标!”此时,大家紧绷的情绪才瞬间放松下来。
精细打磨 除了焊接任务外,我们钢轨整修班组还肩负着钢轨打磨工作,协助处理全段的疑难钢轨病害!
“很多人认为,打磨这项工作又脏又累,不愿意去尝试,但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因为我可以从钢轨的角度来解决一些以前线路维修难以解决的疑难病害。”胡守杨一边调试打磨机一边说。比如,面对道岔侧向晃车问题的处理,他就有着十足的经验。从现场的几何尺寸检查,到编制精确到0.1毫米打磨量的钢轨打磨方案,他总是亲自上手。待班组人员按照方案打磨完毕后,他在现场也会立即进行测量回检,次日继续关注列车的车载晃车仪,用数值来验证整治效果,十分敬业负责,大伙儿也深受感染。
薪火相传 “现在生活节奏太快了,愿意耐心钻技术的人越来越少了。”据说,在我们钢轨整修班组成立之初,胡守杨十分担心没人愿意来到这个班组。没想到的是,来的人不少,而且许多人是冲着对他业务技术水平的“膜拜”而来。在我们班组成立后,胡守杨从理论到实作,坚持每天不断地带领大家练习德铝焊接技术,仅用20天便让整个班组全体成员完成了焊接全过程的熟悉掌握。对于自己引以为豪的打磨技艺,他也从不吝啬传授。
“我希望大家都能快速成长起来,未来无论在哪里都能成为独当一面的能手,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去照亮每一条高铁线。”他朴实地说。
匠心守护 胡守杨还告诉我们,有时候他觉得身上的担子很重,但看着一个个疑难设备病害被彻底解决,望着一辆辆列车安全、平稳、高速地飞驰而过,他觉得这一切是值得的。
他的精神也感染着我们钢轨整修班组每一个人。每次深夜工作后,当我们所有人员带着工机具全部退出通道门后,当第一列确认列车安全、平稳地驶过时,我们班组的成员才能带着疲惫与安心睡去。我们不知道每一趟列车上旅客的姓名,却清楚每一寸钢轨的“健康状况”。我们班组许多人缺席了无数个家庭聚会的夜晚,却守护了高铁线上的千万次平安出行。
付出终有收获。我们班组的工长胡守杨不久前获得了集团公司优秀班组长、合肥高铁基础设施段十佳班组长等荣誉称号。这份荣誉也将激励我们班组继续前行,在夜空下用专注认真的作业精神,照亮我们的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