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宋亚堃
列车飞驰,风景变化。在合肥往返北京的T35/6次列车的乘务日志上,记录着“只有不足,没有知足,更没有满足”的服务格言,合肥客运段“三八”红旗女子包乘组在列车上用心服务着南来北往的旅客。这是一支以女性乘务员为骨干的队伍,一声声问候、一个个帮扶,她们矢志不移用心用情做好旅客服务。在67年漫长岁月中,包乘组的值乘范围从江淮大地沿着铁道线延伸至首都北京,担当区段在变,车型在变,服务方法在变,但“一心想着旅客、一切为了旅客”的品牌精神从未改变,让万千旅客出行“顺心、称心、放心”。
六十七年初心不改
2021年末,刘永慧成为“三八”红旗女子包乘组第24任列车长。如今在这个岗位上她干了近四年时光。“我会牢记初心和梦想,一如既往用热情温暖旅客出行路。”刘永慧笑着说。
“三八”红旗女子包乘组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58年。那年,合肥客运段前身——蚌埠列车段,挑选了22名18岁的年轻姑娘组建了一支女子包乘组,专门担当蚌埠—裕溪口—浦口间列车的乘务工作。
梁素珍,时任包乘组第6任列车长。“都是大篷车、木梯子,一人拿一个马灯,女同志力气小还拉不动那个门,没办法只好用脚蹬,一只脚蹬这边,两只手拉那边,像拔河一样才把门关上。”回忆起当时的工作场景,梁素珍眼中闪着亮光。即便条件艰苦,包乘组的“徽”姑娘凭借着“列车出库卫生十字作业法”“五主动服务工作法”等,赢得了广泛赞誉。
女子包乘组成立20年后,1978年4月1日,迎来了她们光荣而艰巨的出行任务,正式担当合肥至北京的127/8次列车乘务工作,这也是安徽省开出的首趟进京列车。作为进京列车,意味着要以更高的标准开展乘务工作,“作业程序化、服务标准化、语言规范化、行动军事化、管理科学化”的工作方法应运而生。1995年,包乘组担当的列车变成了63/4次列车,更换为新型空调车底,进一步提升了旅客乘车体验。三年后,全国铁路实行第二次大提速,63/4次列车更改为K63/4次列车。进入千禧年,全国铁路又实行了第三次大提速,T63/4次列车重磅上线,这是运行于合肥和北京之间的夕发朝至直通特快旅客列车。“当年,这可是进京列车的王牌,硬件跟上的同时,我们的服务也堪称王牌。”时任包乘组列车长王树莉回忆道。T63/4次列车开行19年后,车次更改为T35/6次并沿用至今。
“满意”从旅客开始,“精细”从点滴做起。这支业务精、能吃苦、敢担当的女子集体用过硬的技能打造“巾帼”品牌形象,将“三八”红旗女子包乘组的精神发扬光大,并融入“徽女子”柔美神韵的精粹,完美演绎着“巾帼列车”的时代新貌。
“擦亮老品牌”一直是合肥客运段坚持的品牌创建思路。“我们在段层面重点打造‘三八红旗女子包乘组’特色服务品牌,通过融入新时代服务品牌创建内容,充实品牌内涵,提升品牌价值,让旅客体验‘皖美之旅 如沐春风’。”该段党委书记吴竑介绍。对外学习也是品牌创建的重要途径,今年1月初,车队和包乘组代表前往青岛客运段,围绕服务礼仪、品牌建设等内容,开展研讨交流,互学互鉴先进经验,共同提升品牌影响力。
用真情守护每一段旅程
今年暑运,在“三八”红旗女子包乘组值乘的T36次列车上,列车长刘永慧巡视车厢时发现一位带孩子的旅客买的是上铺,立即在预留的宿营车为其办理了铺位变更,得知旅客还在哺乳期,便主动搭建了简易的“爱心布屋”,细致的服务让这位初为人母的旅客感动不已。
如今的包乘组由27名乘务员组成,其中女职工17名,年龄跨度从“70后”到“00后”。“在我们这趟‘巾帼列车’上,旅客更能体验到服务的耐心和温情,这是个有温度的列车。”刘永慧向记者介绍。
“你们知道T35吗?我很感谢这趟列车,它至今都在,这是唯一一趟从安徽到北京,依然有硬座的绿皮列车。”2021年,一篇家境贫寒的清华学子匿名自白流传网络,受到广泛关注。大学四年间他乘坐这趟车往返学校和家乡,T35次列车以其惠民的票价和包乘组有温度的服务让这位学子印象深刻。
被称为“中国阿甘”的重度脑瘫患者段诗闻,经常去往北京求医,包乘组陪伴着他走过了20多年,曾经的乘务员有的已退休或调离,现在的乘务员继续关心陪伴他。段诗闻说:“这是一趟有温度有感情的列车!”
67年间,像这样有温度、有感情的暖心故事屡屡发生,这背后都是包乘组在不同阶段结合实际摸索总结一系列服务方法,为旅客提供优质服务的生动体现。“如何才能将优秀的光荣传统发扬好,让乘车的旅客感到舒适和满意?”这也成为每一任列车长必修的课题,在工作中观察细节、总结经验,让每一次服务更具时代底色。
近年来,针对夜间行车时间较长的特点,乘务员夜间作业换上软底鞋走行,最大限度减少噪声;腾出宿营车部分铺位,为重点旅客优先补卧;利用车内空间办起的“图书角”,受到儿童旅客的一致欢迎;推出的母婴哺乳室,让妈妈们安心哺乳;配备了电子呼叫器,供重点旅客有服务需求时使用;餐车大厨脱产培训,主推具有“皖”“京”特色菜品及特色小吃,满足旅客不同需求……去年以来,包乘组还运用“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多次开展文明倡导服务,倡导旅客“谦和礼让、知进退、和为贵”。如今,作为党内优质服务品牌,她们以党建为引领,提炼“新引领、心服务、馨体验”的“三XIN”服务理念,提出“四一四好”服务法。
热情、温柔,这是旅客对“三八”红旗女子包乘组乘务员的印象,她们成长的过程,也是旅客服务不断创新的过程。67载岁月里,包乘组共服务旅客500多万人,收到旅客来信、来电表扬6万多件,收到锦旗2000余面。
品牌精神薪火相传
金秋九月,感念师恩。在“三八”红旗女子包乘组值乘的T36次列车上,有着33年工龄的列车员任琪薇,带领着“00后”实习生郭悦悦,以车厢为课堂,以服务为教材,书写着铁道线上的故事。
今年6月,包乘组迎来了15名“萌新”,新职人员占比超50%。“老品牌想要焕发新活力,不断流动的‘新鲜血液’必不可少,包乘组自带的先进‘光环’属性也能更好地促进新人快速成长。”合肥客运段段长唐新成表示。
精心培育沃土,才能“育好苗”。面对过半的新职工,包乘组所属的北京一队队长李斌深知责任重大,6月11日刚上任的他第一时间召集车队管理人员和包乘组列车长刘永慧,对照段提出的“托底性培训、拔高性培养”原则,详细研讨、制定新人培养计划,采取“双师”制,挑选经验丰富、政治素养高的职工作为兼职教师,为她们配齐配强业务和思想政治师资力量。每个月都会开展两次业务测试,以考代练,增强新人学习动能,快速适应高标准的工作需求。针对新职人员到岗即将参加暑运的巨大考验,车队干部下沉班组,制定添乘跟班计划,圆满完成暑运运输任务。
“时代的列车穿越半个世纪,我们的名字是一面鲜红的旗……”10月20日,在包乘组出乘会上,大家一起合唱《流动的青春》这首班歌。“所有新人进班第一课就要学会这首班歌,优秀的班组文化要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才能让品牌更好地焕发新活力。”北京一队党总支书记雷莹介绍。此外,车队、包乘组还经常性对新职工开展历史教育,让她们全面了解包乘组前世今生和辉煌成就,自豪感和归属感油然而生,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20世纪60年代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接见的“活规章”李进文、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代表梁素珍、安徽省劳模张德兰……翻开“三八”红旗女子包乘组名人录,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显现出来,这些都是包乘组培养出来的先进典型,品牌带动力持续释放,让包乘组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的摇篮。
王津津,现任合肥客运段北京一队副队长,2005年到2008年在包乘组担任列车长,她是在包乘组中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代表之一。“这么多年来,包乘组大大小小的荣誉拿过很多,在这个优秀的集体中,要更加努力,向前辈看齐,才能在新时代服务好更多旅客。”王津津说。黄驭、姚淑娅、李洁、杨猛、余进、孟妍……像王津津这样通过包乘组锻炼脱颖而出的管理干部不在少数,包乘组自创立以来,先后培养出19名管理干部和17名先进典型,无论在何种岗位,他们一直传承着品牌精神,用心用情擦亮这个拥有67年的品牌形象。